浙里乡村未来式
早在2003年,浙江便提出要力争把一批村庄建设成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人与自然和谐的农村新社区;近日,又召开全省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工作现场会,对未来乡村建设再次进行系统动员部署。未来乡村是在美丽乡村基础上的一次提升,是探索也是变革,是践行坚守,更是持续深化。
变革数字赋能,未来乡村构建智慧场景。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在乡村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旅游”已经登上了乡村大舞台,农村电商更是展现出了惊人的整合和赋能作用。未来乡村更是应该建立智慧平台,整合各项基层服务,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构建完善的乡村社区服务以及应急机制,加大“互联网+”体系建设,推进公共服务数字化集成。
加快产业兴旺,未来乡村打造共富样板。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当下的乡村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仍有广阔发展空间。未来乡村应当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推动渔业、农业等传统乡村产业与新兴产业、数字经济、绿色经济融合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做大蛋糕的同时为村民分优蛋糕,探索新型共富模式进行开发经营,形成村企农三方供应、村民“人人有股份、年底有分红”的共富格局。
注重文化铸魂,未来乡村呈现人文乡风。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在传统古村转变为未来乡村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开展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挖掘村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兼具独特、有影响力的文化IP,展现乡村人文之美,又要以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共同的情感纽带,深挖民俗传承的重要展示点,举办特色文化展示活动,开发文化衍生品、建立文化遗产数字档案、开展特色民宿民俗讲座等方式推动历史文化村落的活化再生。
强化治理体系,未来乡村实现村庄善治。乡村治理不是实现一个高大上的目标,而是要实现一个基础的目标,那就是为留乡农民提供生产生活的需要,维护生产生活的秩序。在《乡土中国》一开篇,费孝通先生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所以在未来乡村的善治上,我们更要发挥乡土人才的作用,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协同、全民参与的乡村善治格局,推动村级社会治理作用,发挥其作为乡村大脑作用。以“1 套社区自治体系”模式、“1 个党群引领的治理组织”模式,整合村级力量,提升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打通乡村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邵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