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创新 > 综合资讯 > 正文

固本强基——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2023-10-19 10:45:17 | 来源: 浙江省慈溪市古塘街道办事处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都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十八大以来,“三农问题”也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无论是谋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还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都是“压舱石”。全面推进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速实现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过渡,就需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以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为总抓手,高标准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乡村振兴,必须抓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没有产业支撑的乡村,振兴工作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找准自身发展的产业路子,构建起绿色安全、长远发展、优质高效的产业体系。例如习总书记曾记考察调研过的金米村,近年来就通过网络销售、擦亮品牌,将小木耳办成大产业,实现了整村脱贫,彰显了产业发展的强大带动作用。

乡村振兴,必须把握人才支撑这个“火车头”。人才匮乏,一直是制约乡村振兴的一大瓶颈。要围绕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总目标,打好引才、育才、留才的组合拳。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感情、扎根乡村的热情、干事创业的激情,充分发挥他们了解乡风民俗的优势,更好地服务家乡发展;积极鼓励外出大学生、能人返乡创业,为农村发展开拓新视野、集好新资源、打造大产业;要完善相关机制,提高政策待遇,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留人留心,发挥专业特长,为广阔天地奉献青春智慧。

乡村振兴,必须做好文化建设这篇“大文章”。乡风文明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三农”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充分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传承传统文化,建设乡风文明,依托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等文化惠民工程,在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不断提升广大村民的文化素养。要加大乡土文化的挖掘、宣传、推广力度,按照一镇一景、一村一品的要求,打造一批新时代文明示范村、美丽乡村、旅游乡村,让更多的市民在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解得了乡愁。

乡村振兴,必须立好优化生态环境“两座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牢固树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方面,切实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全面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不断提升乡村生态宜居品质。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工商资本下乡,大力发展“看一看”“尝一尝”“玩一玩”“住一住”的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农家乐和乡村民宿等休闲旅游产业,形成美丽乡村和农民富裕并进的局面。

乡村振兴,必须紧握组织振兴这个“总抓手”。“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党建引领、上下同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底气。要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建设中领导地位,利用村级党组织换届的契机,选优配强“领头雁”队伍,优化村级党员后备梯队建设,充分发挥好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要压紧压实乡镇党委基层党建的“主体责任”,建立完善推动乡村振兴的各项制度机制,切实关心关爱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推动形成以自治激发活力、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的良好乡村治理发展氛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要打赢乡村振兴这场攻坚战、持久战,就需要固本强基、统筹协调,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步伐,拓宽人才引育渠道,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建设生态宜居文明,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支撑。(挂职干部 傅钦云)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