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三个重要关系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星光坦途上留下的璀璨身影,代表着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进行的自主探索与深刻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系统规划,各方兼顾,用辩证统一的思想强根脉、促发展、抢先机。
正确处理设计与探索的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促进螺旋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探索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经历过无数的摸索确立了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制度,通过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有机结合,逐渐明晰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国情的螺旋式发展道路。从改革开放以来,任何重大的变革都是基于局部摸索的经验下,由局部冲突的试错经验不断修正顶层设计,从而平稳过渡到全面铺开阶段。如在金融改革的实行过程中,IPO注册制经历了漫长的摸索过程,从最开始的科创板注册制试行到后来的创业板注册制推行,再到如今的迎接全面注册制,过程中暴露的“放管权限”问题等倒逼顶层制度设计完善漏洞,进一步贴合中国国情实际。
全面把握守正与创新的动态平衡,统筹兼顾推动整体式前进。守正创新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六个坚持”之一。兼顾守正与创新,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发扬新精神,使二者关系达到动态的平衡,实现整体式、一体化前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一路走来,从互联网平台经济崛起到新能源经济蓬勃发展,中国始终将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但与此同时,思考创新的底线和红线更是尤为重要的。针对科技创新无序发展,挑战社会基本规则制度的现象,中国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压实创新主体的责任,避免过度创新激化社会差异性矛盾。守正,守的是人民的正;创新,创的是社会的新。当以人民对物质生活的美好向往为创新源动力,把好创新的正方向,方可实现共同富裕的整体式前进目标。
深入理解战略与策略的辩证统一,远近结合坚持群众式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战略思维是从宏观大局视角出发,针对当前遇到的问题进行长远的、发展的综合性分析,体现的是对整体发展效率的考量。而策略则需根据实际情况,审时度势适度进行工作方式上的调整。譬如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面对经济薄弱的区域时,首先仍应满足当前发展需要,保障主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再兼顾生态效益。因此,策略是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灵活运用,是战略在群众路线上的投影。一切的旅途都是艰辛的,但也都是幸福的。在战略方针的基础上,用社会喜闻乐见的形式实施策略,不仅能够提升策略的有效性,更是验证战略正确性的重要保障。
以中国特色塑造现代化世界标杆,奋力推进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将远大理想目标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精神相结合,将现代化进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相统一,既要登高望远辨识大局,也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因此,唯有正确处理设计与探索、守正与创新、战略与策略等重大关系间的矛盾,才能让高质量逐渐成为发展实况,让现代化逐步走进大众视野。(蔡克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