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勾勒乡村振兴“美景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文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是中国的根脉,是国家大厦的基础。在逐梦乡村振兴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执好生态、产业、文明之笔,用心用情勾勒一幅“朝气蓬勃、和谐文明”的乡村振兴“美景图”。
用心用情勾勒一幅“山明水秀、风光无限”的生态宜居图。从“西塞山前白鹭飞”的清新自然到“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明媚新丽再到“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宁静致远,每一片乡野都有着独特的魅力,都让人心驰神往。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文人纸上的墨点,更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增长点。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精卫填海”的决心,汲取“千万工程”的经验,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不断深入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我们的人居环境增色,自然环境留白,让人民群众能够“推窗见绿”、“出门即景”。
用心用情勾勒一幅“年丰时稔、仓廪可期”的产业兴旺图。习近平同志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通过推动产业振兴,让人民群众的腰包鼓起来、腰杆挺起来、生活幸福起来。因此,党员干部应立足当下,深思乡村产业发展的未来。做好麦田里的“守望者”与“开拓者”,俯下身子、迈开步子,走进田间地头,挖掘整合本土资源,打破固有思维,切莫“依样画葫芦”。同时利用新兴技术、引进新型人才,大力培育、推广特色品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农文旅融合新模式新业态,拓宽就业新空间。让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产业、滋养一方人民成为现实。
用心用情勾勒一幅“文化兴盛、精神富有”的乡风文明图。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然而一些地方对乡村文化振兴却不够重视,相关工作落实不够到位。但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乡村文化振兴要注重乡土文化保护与传承。可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等服务阵地,通过开展文化传播、移风易俗宣传、安全教育、志愿服务等活动,利用创意宣传片、线上线下展览等方式,推动乡土文化到村社、进家门、入校园,让其背后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飞入寻常百姓家”。(陈子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