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广大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国家安。基层干部的干事状态对事业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为车减负”“为马赋能”,基层干部才能“轻装前行”,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办实事。
1.给材料报表“挤水”
一些报表和数据,该共享的共享,能合并的合并,能精简的精简,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搭建“大数据”平台,整合资源,破除“材料为王”、告别“文山会海“、精简发文立项,有助于基层干部从“写不完的材料、填不完的表格、理不完的台账、开不完的会议”中解脱出来,留出更多时间走村入户、倾听百姓真心话,成为群众知心人。
2.给督查检查“瘦身”
制定督察检查考核年度计划,对每年开展的综合性检查考核进行限制,严格实行督察检查考核年度计划和审批报备制度;涉及多部门的同类事项,可以优化合并、组团实施。检查过程采取“解剖麻雀”蹲点调研、“马路办公”、“一线工作法”等就简方式;设计指标前,多到基层走一走、问一问,从实际出发推出更多“分类指标”“一地一策”,做到“查得实”“检得准”。
3.给职责权限“划界”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负担过重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权责界限不够明晰。厘清不同层级、部门、岗位的职责边界,按照权责一致要求,建立健全权责清单,科学规范“属地管理”,防止层层向基层转嫁责任,让基层不再是各项职责、事项的“接盘侠”。
4.给担当作为“撑腰”
基层工作直面复杂多变的实际问题,基层干部面临工作压力和改革考验,有时会“流汗又流泪”。因此,给基层干部合理容错的空间、试错的底气,让他们放下包袱、敢闯、敢干、敢首创,同时,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导向,为担当作为、为干事创业者提供广阔舞台。
5.给指尖之负“解压”
一方面,源头把关,避免盲目开发。开发政务APP时,应明确其解决的问题和功能,确保有可量化标准,避免盲目上马;另一方面,对功能相近、重复的政务app或工作群,要及时整合,避免同质化。
6.给成长成才“铺路”
在为基层减负的同时,要激活干部的“精气神”。比如,用事业激励干部,选派一批基层干部到重大改革、重要岗位、重点项目中去攻坚克难,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干部脱颖而出;再如,以名师帮带、学习研讨等方式练就硬本领、铁肩膀,用干部成长的“加速度”推动基层提质增效按下“快进键”。
7.给急难愁盼“开方”
上级部门给基层派发任务时,不能只定目标不给路径、只找问题不给指导,也应把自身责任放进去,帮助基层出谋划策,给予政策指导、资源协调等帮助。同时在政策激励、待遇保障、评优奖励、选拔培养等方面给于适当倾斜,以实打实的举措来回应基层干部急难愁盼问题。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是国家运行的“底盘”,是联系群众的“前站”。为基层减负不是“一时之事”,而是“一直之事”,需持续久久为功、常抓不懈,才能让基层干部从能“腾出手”为基层谋发展,能“撸起袖”为群众办实事,能“出重拳”对问题出实招,不在重复性、无意义的事情上“空耗空转”,把“让政绩好看”转变为“让群众满意”。(李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