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钉钉子精神用好改革“关键一招”
“有一定之略,然后有一定之功。”20年来,之江大地发生全方位、系统性、深层次的精彩蝶变,取得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发优势,充分证明全面深化改革是浙江走前列、作示范的必由之路、成功之道、制胜之法。新起点新征程上,要在打造“重要窗口”上取得更大突破性进展、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敢当“弄潮儿”、敢闯“新蓝海”,以率先闯关突围的发展成效生动展现奋进姿态。
以发展为要,进一步提升改革“含金量”。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着眼于夯实基础支撑,锚定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推动全方位、多领域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含金量”。一要把“创新牌”打得更准,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科教强省、人才强省建设,迭代升级“315”科技创新体系,集中优势兵力攻克关键核心科技“卡脖子”。二要把“改革饭”吃得更香,围绕数字经济治理、区域协调发展、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攻坚行动,构建起有力引领和保障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三要把“开放路”走得更畅,大力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主动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在服务业开放、数字化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先行先试,构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以人民为本,进一步增强改革“幸福值”。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要在构建共同富裕体制机制上,找准改革突破口和发力点,直面老百姓的“急难愁盼”,进一步增强人民“获得感”、改革“幸福值”。一要持续缩小“三大差距”,加快破除制约城乡一体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大力推进“飞地”体制机制创新,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加快基本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二要坚持发展“枫桥经验”,一体推进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注重在法治轨道上解决问题、协调纠纷、化解矛盾。三要纵深推进“全面发展”,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为龙头,全面建设“15分钟公共服务圈”,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加快构建人人共享高品质的美好生活。
以文化为核,进一步凝聚改革“向心力”。改革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越是向纵深挺近,越是进入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越要强化精神引领、凝聚共识、鼓舞斗志,为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汇聚强大力量。一要大力弘扬“四千精神”,持续发扬浙江民营经济的最大优势,引导和支持广大企业家始终保持“闯”的劲头、“拼”的精神、“创”的勇气,再造优势、再展雄风、再创辉煌。二要积极传承“文化基因”。浙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要大力推进历史文脉赓续行动,深度解码阳明文化、和合文化等文化基因,持续激发文化源动力。三要全力促进“精神富有”,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创新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加快建设“书香浙江”,让全省人民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人到半山,唯勇者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因势利导、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昨天的历史是这样书写,明天的传奇也必将这样铸就。(陈莹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