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治共享 共富共融共乐
——同心绘就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花乡画卷”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柴桥街道位于北仑区中部,历史悠久,享有“小宁波”和“中国杜鹃花之乡”美誉,总人口约5.2万人,少数民族成份28个,少数民族人口1852人,其中紫石社区少数民族689人。近年来,紫石社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做大做强“民族创业联盟”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富共融共乐。
一、以联盟共建带动区域共富。
(一)创建创业联盟,汇聚创业 力量。以紫石社区为主阵地,辐射周边街道,凝聚创业主体,组建“区民族共富创建联盟”,挖掘创业户100余户,涉及壮族、土家族、苗族等18个,经营内容包括花木种植、果蔬种植、畜牧养殖、特色酿酒等多种产业,其中60%入乡为俗以种植花木为主要经济来源。坚持示范引领、以点带面,通过打造创业示范户、合作示范户等,以“个体带动整体”的方式,发挥“传帮带”作用,进而引导联盟成员调结构、兴产业。
(二)搭建服务平台,提升创业能力。打造创业孵化站、技能培训室、产品展示室和“一户一策”创业方案的帮扶平台,为创业户精准赋能。做强“花木驿站”,通过技术服务指导、市场信息互通的方式,帮助民族同胞解决花木销路窄、附加值低等问题。开设民族共富课堂35场,邀请果蔬专家和本土专家对果蔬种植户、花木种植户开展农技指导,邀请优秀创业者传授农副产品产销经验,参观成熟农产品基地提升经营理念,积蓄创业动能。
(三)盘活区域资源,优化创业生态。不断整合梳理辖区资源,建立静态“资料库”,绘制动态“循环图”,实现辖区内资源有机循环。如郑小白苗家酿酒坊酿酒后产生的糯米渣,输送给壮族黄雄志养殖场和果蔬基地当做肥料、饲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互补共赢。积极搭建新媒体“销售网”,利用“抖音”“微信”等新媒体,为创业户提供更专业的产品经营推广,不断提升自媒体流量,部分创业户通过新媒体销售渠道实现增收30%。
二、以基层共治促进民族共融。
(一)党建融合汇聚合力。坚持党建引领,人大、政协和共建单位共同参与治理,将民族团结工作主动融入“一核多元”城乡基层党建大格局。持续开展人大接待、政协协商共建结对活动29次,召开民族团结座谈会12次,组织社区党员、各族居民学习习近平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讲话精神和各类民族政策理论,共同协商居住环境提升、基层矛盾治理、民族政策解答等民生问题。
(二)志愿服务增强活力。依托石榴红工作室,组建石榴红志愿服务队,通过构建各民族参与的社会组织活力体系,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促进辖区各民族群众融合融通,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定期开展“民族融合”芦江红领集市、百姓集市等志愿服务活动8场,共绘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三)“四微”服务消除阻力。协助扩大“芦江大阿嫂”国家级品牌影响力,定制个性化服务菜单,设立诉讼微窗口、开放咨询微热线、搭建调解微平台、细化网格微组织,将各民族群众的信访诉求、办事维权、矛盾化解和政策宣讲等实现“一扇门”受理,“一揽子”调处,“一站式”解决。今年以来,“芦江大阿嫂”等特色基层治理组织共协调解决辖区内家长里短难题35件,受理各类诉讼案件8起。
三、以文化共享实现精神共乐。
(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结合节日文化和柴桥特色非遗文化,组建6支石榴红文艺团队,积极创作《马灯调》、《车子灯》非遗表演、《月亮》民族舞蹈等8个民族节目,利用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组织元宵、中秋等节日活动,发挥辖区内植物科普基地钟观光故居作用,组织开展民族亲子科普系列活动7次,切实增强社区各族居民间的沟通交流、凝聚力和归属感。
(二)培育特色文化品牌。利用山水紫石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线和春晓芦江精品线的特色优势,持续开展紫石芦江生态文化节、民族共富集市、农民文化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引导各民族同声歌唱、同台娱乐。举办“民族一家亲”书画展、百家宴、文艺晚会等系列主题活动6场,搭建起各民族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三)打造民族文化阵地。改造提升民族工作室,设有民族会客厅、民族小康学堂、民族青年之家、五六织锦民族手工坊和民族农创客驿站等五个文化功能室,充分发挥民族骨干、民间艺人、文化能人、乡贤达人等在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带动引领作用。主动链接紫石幼儿园和黄氏宗祠文保点等周边资源,打造校地共建和民俗联动。
下步紫石社区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主动对标全省“重要窗口”“两个先行”目标,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北仑基层民族工作标准化试点”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各民族共建共治共享,促进各民族共富共融共乐,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先行的“北仑样本”。(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柴桥街道万景山社区 楼妍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