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赋能基层
——从“小马拉大车”到“骏马拉驰车”的转型之道
“上面千把锤,下面一颗钉。”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末梢,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
做好“加法”,让“小马”变“大马”。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特点,要求基层人才建设也要百花齐放。在掌握基本的业务的同时,基层干部更应掌握驻村联企等各类突发情况的处置,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同时,我们必须坚持基层导向、建强基层队伍,在资金、编制等方面要尽可能倾斜下沉,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要求“加大编制资源向乡镇倾斜力度,县以上机关一般不得从乡镇借调工作人员”,这就是基层人力资源的重要保障。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坚持“人岗相适”原则,合理统筹人才队伍配置,进一步增强基层干部队伍整体实力,才能真正让“小马”变“大马”。
做好“减法”,让“大车”变“轻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表海”“会海”泛滥、“打卡”“考核”一大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反应突出的的一个问题。基层减负是长期推进的一项工作,各部门在分派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厘清职责边界,明确各自的责任权限,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而不是一股脑的将各类工作压给基层,同时需要科学设置考核评比、督查检查工作,确保能够达到监督与激励的目的,又不会给基层带来过重的负担,从而真正实现“马车”减重的效果。
做好“乘法”,让“车”“马”共发力。畅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先打通思想上的“最先一公里”,要让政策“落到地上”而不是“走在路上”。畅通基层服务的路径,要进一步健全权力监督机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等,在为基层扩权赋能的同时,防止基层自主权滥用,也让马儿敢跑、有路跑。只有各方联动,从“小马拉大车”的“枷锁”中解脱出来,才能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干事创业、为民服务上去。
做好“加减乘”三则运算,为“小马”赋能、让“大车”减负,车马同步发力,才能激活基层干事创业的活力,变“小马拉大车”为“骏马拉驰车”。(杨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