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松绑减负”方能“轻装上阵”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明确为基层减负任务清单。基层减负非一朝一夕之事,要建立长效的权责体系,为基层干部吃下“定心丸”,才能真正驱散形式主义的阴霾,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切实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
减负之“要”,应“治本”为基。基层减负,“治标”更要“治本”。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重庆时强调,“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给基层减负工作指明了方向。权责对等,才能用好权负好责,若只是表面上减少一些会议、文件,而不真正理清权责关系,极有可能会陷入“以表面减负造成实际增负,以减负落实减负”的怪圈。只有从根源上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建立科学合理的权责体系,才能避免形式主义的“乱摊派”。把干部权责体系的地基打牢,才能建起稳固的大厦,基层减负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减负之“需”,应持之以恒。减负“下决心”更要“下恒心”。与形式主义的斗争是一场持久战,要不得“三分钟热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基层减负也是如此,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不能在一开始口号喊得响亮,到后来就悄无声息了。我们要时刻保持对形式主义的警惕,不断巩固减负的成果,让基层干部真正感受到减负带来的变化,让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要持续清理基层乱挂牌、滥挂牌事项,统一基层组织挂牌数量、名称和式样,整合归并办公服务场所内部功能性指引标牌,真正地把“上墙的形式主义”拿下来。
减负之“策”,应撑腰鼓劲。基层减负工作需要一针“强心剂”,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治”相结合。上级部门不仅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更要在行动上为基层干部撑腰。要定期深耕制度机制漏洞,锄去党员干部内心“杂草”,配好共抓减负、常抓减负的“金钥匙”。要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澄清证明等制度措施,做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轻基层额外的“担子”,集中精力为群众办实事、谋福祉。(王画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