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修小补背后的生活温度
鞋子破了,在街头就能补;手表坏了,在路边就能修;钥匙丢了,到楼下就能配……曾经,这些“小修小补”的摊位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它们却渐渐难觅踪迹,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小修小补的重要性。这一曾经被遗忘的传统服务如今正在以一种新方式重新回归大众视野。
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经历:经过千辛万苦的“搜寻”,才在犄角旮旯发现提供“小修小补”服务的手艺人。这是为何?“小修小补”摊点变少。一方面,新建社区没有为“小修小补”预留空间,而一些老旧小区也在改造升级的过程中取消了原来的摊位。有的是因街巷整治,原有摊点未保留;另一方面,经营利润微薄、市场空间小,许多摊主难以维持生计,不干这一行了。长久以往,从事小修小补的群体人数变得越来越少,许多关于小修小补的手艺消失在了时间的长河中。
小修小补回归的背后充满了民众的呼声。在很长一段时期,“小修小补”摊点越来越少。然而,“求告知,哪儿有修自行车的”、“谁知道路边修鞋师傅搬哪儿了”……生活中,越来越多人在朋友圈或社区群里发出这样的提问。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道路变宽了、路面整洁了、社区环境更好了,但老百姓对“小修小补”的需求其实一直都在。尤其对老年人来讲,他们的生活中曾充满了小修小补的痕迹。他们离不开这种传统服务和帮助,所以这部分服务不能消失。“小修小补”看似不起眼,却将普通百姓和众多的个体工商户连接在了一起,它成为了许多社区中人情味的一种象征。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小修小补的回归离不开政策的推动。去年2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多地就此推出了针对性强的务实举措,积极创造条件,有序引导“小修小补”回归居民日常生活。天津通过租金减免、点位优先、政策扶持等方式,鼓励“小修小补”等便民业态发展;山西太原在城六区规划设置一批便民摊点,并积极推进“便民服务亭”建设,让“小修小补”有序回归;广东东莞上线“小修小补”便民地图,市民可通过查阅地图找到距离最近的便民小店……
小修小补背后的技能传承与情感连接。现在,小修小补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的选择,更是一种技能的传承。在过去,对于很多人而言,修补衣物、修理家具是生活中的必备技能,而当代的年轻人往往缺乏这种实用技能。通过小修小补,许多年轻人重新学习和掌握了这些生活技能,让他们能够更加独立、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此外,这些技能的传承也让年轻一代对老一辈的智慧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敬意,使代际之间的沟通更加紧密。此外,小修小补在家庭和个人生活中还扮演着一种情感纽带的角色。试想一下,一位母亲教导孩子缝补破损的衣物,这不仅是技能的传授,也是生活理念的传递。当孩子将一件亲手修补的物品带到学校、送给朋友,这份物品所承载的情感价值无疑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小修小补,不仅让物品得到了重生,也让人与物之间建立起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连接。
让“小修小补”回归居民日常生活,不是简单的“昨日重现”。在新城市中,小修小补需要找好自己的新定位。既要满足民众的需求提升幸福感,又要优化环境、消除隐患,在做好管理、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开辟新的生存空间。小修小补,既让我们节省了资源,也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种慢下来、静下来的方式。希望未来的社会,小修小补能够被更多人接受和推广,让这种环保而有温度的生活方式成为新的常态。(戴之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