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干部轻装奋进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身处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基石。为基层减负,成为激发干部担当实干的关键之举,势在必行且意义深远。
一、清除形式主义之弊,让基层干部聚焦主责主业
形式主义犹如基层工作的“毒瘤”,耗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基层减负,首先要向形式主义开刀。精简会议数量,提高会议质量,开短会、讲短话、求实效,让会议成为解决问题的平台。对于留痕管理,应科学合理规范,以工作实效为导向,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报送,让干部从“材料堆”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中,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二、优化考核评价机制,为担当实干者撑腰鼓劲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指挥棒。要建立以工作成效、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指标体系,合理运用容错纠错机制,让实干者得实惠、有为者有位,为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干部撑腰鼓劲,让干部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同时,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进行严肃问责,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氛围。
三、提升基层保障能力,增强干部干事创业底气
基层工作任务繁重,条件相对艰苦,提升基层保障能力,是为基层干部减负的重要支撑。一方面,要加大对基层的资源投入,改善基层办公条件,提高基层干部待遇,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关爱机制,定期组织体检、开展心理辅导,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人文关怀,让他们在物质上有保障、生活上无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基层工作的要求。
“减负”是为了更好地“赋能”,为基层减负,就是为发展增力。只有切实把基层干部从沉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轻装上阵、担当实干,才能充分激发基层活力,凝聚起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任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