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热点 > 社会万象 > 正文

屋檐下的暖阳:公益岗位照亮祖孙希望之路

2025-03-24 09:49:39 | 来源: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洪桥镇洪桥村村委会

清晨五点半,天边刚泛起鱼肚白,64岁的孙炳娥便戴上草帽,握着竹扫帚走出家门。从村口的老槐树到村尾的晒谷场,她仔细清扫着每一条沟缝里的落叶,额头的汗珠在晨光中闪烁——这是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洪桥镇洪桥村委会专门为她规划的"家门口"保洁区。

孙炳娥家的青瓦房在村南头格外显眼:斑驳的墙面上留着雨水冲刷的痕迹,窗台上晒着孙女小雨的作业本,门楣上褪色的春联仍倔强地粘着。五年前儿子意外离世,儿媳改嫁后,这个瘦弱的老人便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撑起了整个家。慢性关节炎让她的膝盖常年肿痛,去年意外摔伤的腰还没好利索,但地里的一亩菜园和散养的十几只母鸡,却是祖孙俩全部的生活指望。

"摸底时发现她家每月药费、电费加上孙女的学杂费,把低保金掰成八瓣也不够用。"村主任周建峰眉头紧锁。考虑到孙炳娥既要照顾孙女,又需定期去镇卫生院理疗,村两委连夜商议,将新设的村容保洁岗优先安排给她。

新岗位浸润着乡土智慧:每日两次清扫改为"错峰上岗",避开孙女上学前的忙碌时段;配备带橡胶握把的轻便扫帚,减轻手腕负担;清扫路线特意绕过家门口的菜园,让老人能随时照看灶台炖着的汤药。更让孙炳娥暖心的是,工资卡与孙女的校园卡绑定,每月1800元收入中固定划转300元到孩子饭卡。

"现在扫完这段路回家,正好给小楠做早饭。"抚摸着印有村徽的保洁背心,孙炳娥把第一笔工资仔细包进手帕——那里存着给孙女买新书包的钱,还有计划修补漏雨厢房的积蓄。她总说:"把村子扫干净了,就像给自己家擦桌子,心里亮堂。"

村委会的关怀不止于岗位。通过"以岗代补"政策,孙炳娥参加了县里组织的灵活就业培训;村卫生所每周上门量血压,慢性病药费报销比例提高到85%;小楠被纳入"雏鹰助学计划",获得免费课后辅导。在村务公开栏的"重点帮扶家庭进展图"上,代表孙炳娥家的绿竹标志旁,已贴上了三颗红星——代表"基本生活保障""就学稳定""医疗无忧"三项达标。

"公益岗位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驻村工作队队长周明阳指着正在建设的村集体大棚说,"等果蔬基地投产,我们打算把保洁员和农产品分拣员岗位结合,让更多困难群众实现‘家门口’增收。"

夕阳染红村道时,孙炳娥把最后一簸箕垃圾倒进分类箱。村口新竖的"文明示范村"标牌旁,野蔷薇开得正艳,就像她别在扫帚柄上的那串槐花——虽经风雨,依然倔强地吐露芬芳。在这里,每一道扫帚划过的痕迹,都丈量着乡村振兴的温度。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