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热点 > 社会万象 > 正文

我在基层“学说话”

2025-04-15 13:39:19 | 来源: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鹤城街道

时光易逝,岁月不居。从校园步入社会,从书本走向实践,在这片充满烟火气的社区天地耕耘数月,基层工作独有的"人情味"早已浸润心田。作为社区里的“90后”年轻干部,学会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服务群众,成为我基层历练的第一课。

贴近群众,敲开楼栋讲好“百姓话”。我的社区工作是从对着台账资料手足无措开始的。习惯了PPT汇报、电子文档办公的我,初次面对吵嚷着反映漏水问题的张阿姨、拄着拐杖来咨询政策的李大爷时,总显得局促不安。社区书记带着我挨家挨户走访,教我辨识晾在防盗窗外的棉被对应哪户空巢老人,记住7号楼总忘记带钥匙的王姐需要定期随访。当我在调解邻里纠纷时脱口说出“咱们单元楼就是一家人”,渐渐收获了“小郑做事体蛮灵光”的评价。褪去学生气的衬衫西裤,换上印着社区logo的红马甲,我读懂了“敲得开门、说得上话”才是社区工作的金钥匙。

扎根网格,深耕细作掌握“专业话”。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协商会上,我被居民们抛出的“采光权”“容积率”等专业术语问得哑口无言。这记当头棒喝让我明白,社区工作不是简单的上传下达。跟着业委会主任学看建筑图纸,向法律顾问请教物权法规,在党群服务中心的夜灯下啃读《物业管理条例》。半年时间里,从垃圾分类督导到智慧停车系统调试,从“一老一小”服务到新就业群体关怀,20本写满批注的工作笔记见证着成长。如今能熟练运用“三驾马车”机制化解矛盾,用大数据平台分析社区治理痛点,我愈发理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深意——社区就是最鲜活的实践课堂。

温暖民心,枝叶关情传递“真心话”。暴雨夜陪同维修人员排查危房住户、寒冬里为露宿街头的务工人员联系临时庇护所......这些嵌在时光里的温暖碎片,让我触摸到基层工作的温度。记得为盲人夫妇办理“长护险”时,我特意将材料录成语音文件;面对自闭症儿童家庭,我们组建“星星守护”志愿队提供喘息服务。当独居老人把家钥匙交给我保管,当外卖骑手在爱心驿站写下“这里有家的味道”,我真正懂得:社区工作者的价值,就藏在群众湿润的眼眶里、绽开的笑容中。

站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落地窗前,望着广场上嬉戏的孩童、榕树下唠嗑的老人、快递柜前忙碌的年轻人,我听见城市脉搏在社区肌理中跳动。作为新时代社区工作者,我们既是民生底线的守护者,更是美好生活的营造师。这条用初心丈量、用专业铺就、用温情滋养的成长之路,我将继续坚定前行。(基层治理专干 郑丹)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