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狗不叫”基层干部
在农村地广人稀,家家户户都习惯了养个狗看门。狗一见生人就呲着牙叫,主人就会从屋里出来看看是谁。要想狗不叫,那肯定是经常见到的、接触的,在看门狗面前混到“脸熟”的。正所谓“狗不叫,熟人到,尾巴摇,一起笑”,能让狗不叫的干部一定是去农户家里次数多、时间长,让看门狗对其声音、气味非常熟悉的人。
“狗不叫”干部反映出来的是身入基层、心到基层、情在基层的坚守,把群众事当自己事、把老百姓当自家人的实干。反之,如果基层干部把深入群众“挂在嘴上”,把工作落实在文件里,那么基层的“地基”就不牢,好的规划和部署也会沦为“空中楼阁”。脱离群众“要不得”,心系群众、事必躬亲、体察真情才是得民心的“金钥匙”,基层干部要争做“狗不叫”干部,对社情民意心中有底,对问题难题做足研究,锻造为民、务实、担当的优良品质,成长为经得起检验的基层干部。
涵养爱民为民的情怀。“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不论什么时候都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秉承“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把人民当做亲人,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关心群众的疾苦,把全部时间和精力用在为人民排忧解难上,扎牢“人民根”,当好“服务员”。淬炼扎根群众的作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作为基层干部必须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腿上多点泥、身上多点灰,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手拉手沟通,捕捉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把冒着热气的矛盾解决好,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头、把群众“真心实意”的诉求落到手头,拜人民为师,总结群众的宝贵经验,以真心换民心,培育“鱼水相依”深厚情感,推动工作顺利开展。培塑善作善成的本领。“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要做“狗不叫”基层干部不仅仅要实干担当,更要有十八般武艺的“金刚钻”,才能拿下基层纷繁复杂的“瓷器活”,克服重重困难带领百姓过上好日子。基层干部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从农业科技新知识、到产业发展规划、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锤炼自身的本领,将“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结合起来,以踏踏实实的行动来取信于民,以实实在在的本领来服务于民。(续月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