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其运行状况直接关乎民众的切身利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成为当务之急,它不仅是对基层干部的深切关怀,更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
一是强化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深刻认识形式主义的危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通过开展专题培训、主题教育等活动,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不良作风。
二是完善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制度体系,从源头上防止形式主义问题的产生。一方面,要完善会议文件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和规模,提高会议效率;减少文件数量,提倡发短文、开短会、讲短话。另一方面,要优化考核评价机制,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评价,避免过度留痕和层层加码。同时,要建立监督问责机制,对形式主义问题严肃查处、绝不姑息,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三是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工作联动机制,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同时,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四是鼓励基层创新,激发基层活力。要鼓励基层干部在工作中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工作方法和模式。为基层干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基层创新,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乎基层的稳定与发展,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形式主义的危害,坚定不移地推进整治工作,通过强化思想教育、完善制度建设、加强部门协作、鼓励基层创新等措施,破除形式主义的沉疴痼疾,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让他们能够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胡子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