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热点 > 社会万象 > 正文

持续推动基层减负走深、走实、走远

2025-04-26 20:07:24 | 来源: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大智街道办事处

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让广大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实。党和国家对基层减负工作多次作出指示,彰显了国家一以贯之的态度和减负到底的决心。形式主义是顽瘴痼疾,其根除需久久为功。为实现基层真减负、减真负,必须严防“虚假减负”“变相减负”及“反弹回潮”等现象,确保基层减负走深、走实、走远。

基层要减负,第一要义是思想减负,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让“减负之声”深入人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要实现基层减负,必须从思想深处发力。“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真正的政绩不在于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而植根于脚踏实地、真心实意为民众谋福祉、解难题的坚实行动中;不在于沉迷于“数据游戏”“表格竞赛”的浮夸表现,而体现在躬身力行、深入基层,察民情、解民忧、顺民意的真挚情怀里;不在于昙花一现、蜻蜓点水的虚假繁荣,而在于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扎实成果上。要将人民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金标准”,将人民受益作为行动指南的“风向标”,将人民幸福作为最终追求的“指南针”。

减负要有力,关键要点是机制优化,提升减负政策的执行力,让“减负之行”落地生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为基层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要落实减负政策,机制保障是要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减负政策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石,既要彰显结果导向的激励效能,激发干部的内在动力;又要融入过程管理的精细考量,确保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稳健,不留隐患、不走过场。高效顺畅的部门协同机制,是减负政策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要打破部门壁垒、消除沟通障碍,避免重复检查与多头考核带来的繁琐与低效,要畅通信息共享、强化沟通反馈,实现信息交流无障碍和资源共享可及性。要以实绩导向、群众满意为基层工作的根本遵循,以去繁从简、提质增效为基层工作的重要原则,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为破解难题的不二法门。

减负求长效,关键在于精准赋能,激活基层一池春水,确保“减负之路”持续见效。基层活力源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减负的深层动力在于激发基层的活力,提升干部的能力素质。“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干部作为基层工作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的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减负政策走多深、行多远。要以培训教育为基,让干部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提升其政策理解力、执行力与创新力,为基层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要为干事者搭舞台,让创新者受到褒奖,让干部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形成人人争先、个个奋进的良好氛围,为基层工作提供无限动能。精准赋能于人,能让基层的智慧从星星之火汇聚成燎原之势,点燃基层发展的熊熊烈火;让基层的活力从涓涓细流汇聚成滔滔江河,激荡起基层变革的滚滚浪潮;让基层的动能从微小颗粒凝聚成磅礴力量,驱动着基层社会不断向前,切实走好“最后一公里”的发展路。(张佳琦)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