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之友 > 卫生食品 > 正文

端阳话粽缉聚说

2024-06-08 07:10:05 | 来源: 中廉导刊

粽。古今传承,历史渊元。种尖渐多风味各一。位型多多,适应性好。且四要吃,不宜吃条条矩律。由此渐论绢言。

悉粽品类:在我国粽子类型主要以地域分为北方粽和南方粽,以下是按照地域分类的一些主要粽子类型。大体类分:

一一北方粽:形状:以前多为长型,现在也有和南方一样,成为四个角的粽子,主要以锥形为主。口味:以甜主,常见的大枣、小枣、金丝枣或豆沙。如,蜜饯粽、豆沙粽、瓜仁粽、八宝粽、鲜花粽等。

一一南方粽:口味:以咸为主,有甜味。

△嘉兴五花肉粽:江浙一带的代表,以圆糯和五花肉为主,用肥瘦适中的猪后腿肉,开水烧煮,香糯可口、滋味鲜美。

△广东中山芦兜粽:顾名思义,用芦兜包起来的粽子。

△广东碱水粽(客家灰水粽):用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而成。灰水粽又碱水粽,客家人的最爱。

△裹蒸粽:广东、香港地区的特色,口味多样,有甜有咸。

△咸肉粽:猪肉粽、火腿粽、蛋黄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

一一其他地区粽:

△广西粽:桂中地区喜包形态酷似枕头的大枕头粽,桂林地区喜包小枕头粽,桂林以北则喜包形态恰似狗头的狗头粽。桂林人包粽子喜加点碱粉,以煮熟的粽子产生碱香味;而全州人包粽子喜欢用稻草灰水浸泡糯米,使粽子具有适中的碱香味和诱人的色彩。

△四川粽:有甜辣之分,辣粽制作讲究,工艺复杂,口味独特,成为四川千古流传的名点小吃之一。

悉悉食粽品品说。悉食之四要:

一一要趁热吃。尤其是冰冻过的粽子宜充分加热后再食用。

一一要适量吃:粽子属谷物主食,进食要适量,不建议三餐都以粽子作主食。

一一要慢慢吃:粽子本身就很难消化,如果吃的太快或者是吃的太多,会产生消化不良现象。咀嚼充分再咽,有利于消化

一一要搭配吃:吃粽子的时候,可配上热茶或是清淡的蔬果,以增加粗纤维,达解腻,营养均衡效果。

悉食粽七个不宜:

一一不宜多食:进食粽子后,应相应减少主食(米饭、面条、馒头等)的摄入,以免引起腹胀、打嗝、反酸等不适。

一一不宜冷食:粽子黏度大,尤其是冰冻过的,又冷又硬,不易消化,容易让人感觉到腹胀,尤其是加了肉、油、蛋类的粽子更不宜冷吃。此外,吃粽子时不宜喝冷饮,冷热交加,易引发腹痛、腹泻。

一一不宜睡前食:夜间人体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减退,睡前吃粽子会加重胃肠负担、影响睡眠。

一一不宜空腹吃粽子。

说一个大家认为都认为很正常的事情,就是大多数朋友把粽子当作一种主食来吃,尤其是会当作早点来吃。所以,问题来了!早晨起床后,肠胃是比较弱的,因为正处于空虚状态,而粽子是用糯米或者是大黄米做的,这2种食材在煮熟后,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粘性,不易消化,若是直接拿来当作早餐的主食吃,会引起肠胃的不适。所以,建议大家在吃粽子前,不妨先喝一些米粥、蛋汤,然后再吃粽子,同时也搭配一些果蔬同食。因为这样不仅可以起到解腻的作用,还能帮助粽子的消化,营养摄入也更加的平衡。

一一不宜吃夹生或硬芯的粽子。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粽子在烹煮时,里面的糯米或者是大黄米以及馅料是被粽叶层层包裹的,所以,短时间内是不易被煮熟煮透的。若是吃了夹生或者是有硬芯的粽子,也会增加肠胃的负担!说白了,之所以有夹生或者是硬芯,是粽子没煮透煮熟所导致的。

一般来说煮粽子时,水位一定要没过粽子,不能一半粽子在水里,一半粽子裸露在水面之上,这样煮粽子,百分百会有夹生或者是硬芯的情况。其次,煮粽子时,一般最少得烹煮1个半小时以上,煮完后别急着揭开锅盖,最好再焖29分钟,这样粽子会彻底煮透,口感会软糯。

一一不宜吃陈年老粽子。谓陈年老粽子:每逢端午节前夕,商家就会制作大量的粽子售卖。但并不是所有的粽子都能全部卖掉,所以,有些商家就会放入冷库,等来年的端午节再卖。其次,也有家庭自己制作的粽子,由于一次性做的太多,吃不完也只能放到冰箱冷冻储存。而这些经过长时间储存的粽子称之。为啥不能吃呢。是因为经过长期储存的粽子,不仅营养会流失,还容易变质。一般自家制作的粽子,冷冻储存时,尽量在3个月内食用完毕。若是买粽子时,最好看看产品的信息,例如生产日期、保质期。还得闻闻粽子的气味,若是没味或者是异味,就是陈年老粽子。

一一一次不宜吃太多的粽子。现如今粽子的口味,堪称是花样繁多。一般来说,北方人喜欢吃甜口的粽子,例如枣泥馅的,豆沙馅的,蜜枣的等等,南方人则喜欢吃咸口的粽子,例如咸蛋黄的,鲜肉的等等,甚至现在还有小龙虾馅的,榴莲馅,臭豆腐馅等等。花样一多,不少朋友吃的就多。但是,各位切记,吃粽子时不要一次性吃的太多,无论是糯米的,大黄米的还是冰皮的等等,吃多了都会增加肠胃负担,反而不好。

悉知粽类及史诗,知性及食法,知矩守规律,吃讲数量讲标准讲品位讲配搭,以益生会,为生存,延寿宁,获健康幸福感。(齐结存)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