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生活养生缉言
立冬是冬季第一个节气。冬季的气候特点就是寒,人们习称“冬寒”。立冬时节,万物呈收缩、收藏状态。中医学认为,立冬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冬季对应的五脏为肾,肾的生理功能为藏精、主水、主纳气等。而立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也是进补的最佳时期。冬季养生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以“补肾防寒”为主。立冬,预示寒冷到来。“冬季开始,万物始藏,”。经过春季生发、夏季繁盛、秋季收获之后,冬季的转变成了闭藏。自然界收藏粮食果实,生物冬眠积蓄力量,而我们人体则收藏精气,收敛情志。人们需要顺应自然的变化进行养生,所以立冬养生,重在一个“藏”。阳气不足,会导致来年春季生发不足,亦或引发寒邪致病。保持充足的阳气,可以使人体在来年积累更多生发的力量,让身体更加健康、强壮。
△ 应季生活。中医认为,立冬养生的核心原则是敛阴护阳,以固收藏之本。冬季天气寒冷,寒邪易伤阳气,因此需要保护好阳气,避免消耗。立冬后,天气越发寒冷,人体的阳气会收藏于内,以抵御外界的寒冷。立冬后养生需顺应自然界闭藏的规律,以收敛阳气为基础。《内经》云“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冬季寒冷,人体容易受寒邪侵袭,所以冬日的养生,首先就是保护阳气。立冬时节宜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出汗太过,以至阳气随津液而散失。立冬后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耗伤阳气。穿好鞋袜,还可以睡前热水泡脚,使下肢血管扩张、能够帮助睡眠;“头为诸阳之会”,人体经络中的阳经在头上聚汇,故头上的阳气最足,大脑的血液循环最旺盛,散发的热量也大,因此,冬天建议戴帽子保暖;前胸和后背是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两个系统重要所在,应保护好胸背。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身体虚弱的人,要顾护好脾肾,加强腹部和腰背部的保暖。“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养阴要养肾,五脏中的肾具有藏精气的功能,在养生上顺应了冬季的收藏之势,因此冬季要养肾护肾。冬季是藏精之时,也是养肾护肾的关键季节。明代医家张景岳指出“以冬寒之气养肾”,立冬后补益肾气都要围绕中心进行。“立冬养生,要顺应自然的变化进行养生。通过保暖、锻炼、充足睡眠和饮食调整、情志调节等方法,让身体更加健康和强壮。
△调理饮食:调整膳食结构,增加营养均衡的食物摄入量。虽然冬季是进补的好时机,但进补要适量。立冬饮食当以“藏热量”为目的,以增苦、减咸、微辛为原则,增加一些苦味食物,少吃一点咸味食物,适度进食辛辣食物。可以吃一些清补甘温的食物,如牛、羊、鸡、鸭、鱼类、芝麻、核桃、花生、黑木耳等,同时配以甘润生津、富含维生素的果蔬,如梨、冬枣、柑橘等。以下食物和食谱,适合在立冬时节食用:
羊肉:羊肉被誉为冬季的“补品”,具有温补阳气的效果。立冬时节,天气变冷,人体阳气开始收敛,寒气入侵。羊肉作为一种温性食物,能够有效驱寒暖胃,冬季食补最佳选择之一。
牛肉:牛肉性温,味甘,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和丰富的矿物质,尤其是铁质含量高,具有良好的补血功效。对于一些容易感到疲倦、贫血或者气血不足人来说,牛肉是非常好选择。
鸡肉:鸡肉性温、味甘,能够温中养脾、益气补血。对于体质较虚、消化功能较弱的人来说,鸡肉是理想的食物。它不仅能增强体力,还能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帮助消化。
白萝卜:白萝卜性凉,味辛,具有消食解毒、润肺止咳的作用。在冬季,空气干燥,容易引发喉咙干痛或者咳嗽,而白萝卜的润肺作用正好可以缓解这些不适。
栗子:栗子被称为“秋冬佳果”,有“补肾健脾,强筋健骨”的功效。栗子富含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对脾胃虚弱、肾气不足的人来说,食用栗子有着非常好的补益效果。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可有效帮助身体适应冬季的寒冷,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起居规律:冬季起居调养,《黄帝内经》曾有详细的描述“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世。”指出冬季的起居养生,宜早睡晚起,最好日出以后活动,以免扰动阳气;还要注意防寒保暖,护阳固精。《千金方》说:“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有损于人也。”在寒冷的冬季里,不应当扰动阳气,破坏阴成形大于阳化气的生理现象。因此,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的积蓄。实践证明,人体的许多疾病都与季节和天气变化有关。在严冬由于气温下降,冷空气刺激使呼吸道抵抗力下降,易致一些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若气温骤降或寒潮来临,还会使心血管病患者感到胸闷、气短、头晕、恶心和全身不适,可能会诱发心肌梗死和中风;流行性感冒的发生和流行与冷空气的袭击也有密切关系。所以在冬季,一定要适时增减衣物,注意防寒保温,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在性生活方面,也应注意顺应自然界主收主藏的规律,节制房事,蓄养阴精,性生活应审慎安排,适中为度。若一味恣情纵欲则影响健康。由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早睡可以养护阳气,晚起可以固护阴精。多晒太阳,有利于阳气潜藏,养精蓄锐。
△防寒保暖:冬季寒冷,要及时增减衣服,防寒保暖,防止感冒和引发呼吸道等疾病,特别是头部、颈部、腰部和脚部的保暖。入冬后这7个器官最怕冷,保暖对策应起来。寒冷天气是对全身器官的考验。有些器官特别怕冷,甚至因此 患病,保暖保健。即:
血管:遇冷收缩易变脆。冷刺激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造成心脏收缩力增强周围血管收缩,导致收缩压及舒张压上升。“气候变化时,血压波动性增大,导致脑出血、脑梗死等病例增多。尤其是中老年人,血管弹性本身就比年轻人差,出现脑出血等意外的几率更会显的高。”保暖对策:晚上早点睡:避免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黏稠度增加;吃点血管“清道夫”:山楂、燕麦、黑木耳、金橘、茄子、红薯、大蒜、洋葱,这八大食物最能疏通血管。
鼻子:防止病菌由鼻入,鼻子人体整个呼吸系统“窗户”和“换气孔”。冬天鼻黏膜直接接触冷空气,其黏液分泌减少,毛细血管变脆,其“屏风”作用变差,易导致有病菌的空气直接进入肺内,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几率。此外,冬天也是慢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让许多“老病号”苦不堪言。保暖对策:每天坚持按摩鼻翼:用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在有热感时,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左右;每天睡前用温的淡盐水清洗鼻腔;在空气质量较差的雾霾天,或从温度较高的室内外出时,戴好口罩。
耳朵:抗冻能力最差。人体中的耳朵、鼻子、手、脚都处于神经末梢,血流量少,到了冬天格外怕冷。但是,其中鼻子可以呼吸换气,脚有鞋袜保护,手可以带上手套或插进口袋保暖,唯有耳朵经常暴露在外。耳朵除了耳垂部分有脂肪组织能保温外,其余部分只有较薄的皮肤包着软骨,是五官中最“怕冷”的器官。保暖对策:外出时带上耳罩,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让其快速回暖;耳朵受冻不宜热水热物敷贴,这样会导致症状加重。
心脏:最怕温差大。心脏就像人体发电机,到了冬天,为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它得加倍努力工作。这也使得冬天成为心脏的“多事之秋”。在寒冬季节,室内外温差大,加之气候干燥,人的生理机能反应比较迟缓,时常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这就加大了心脏的负荷;严重的时候,冠脉痉挛还会引发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管堵塞,造成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保暖对策:外出要护好头部和手脚,尽量佩戴手套、帽子、围巾;睡前用热水泡泡脚,夜间上卫生间时要穿上衣服;洗澡时先放热水,等水温合适再脱衣服。
肺:寒冷空气最伤肺。冬季寒冷、干燥空气,要经过“肺”这个气体交换站进入体内。此时不加以保护,不仅会诱发咳嗽等呼吸道疾病,还容易落下病根,导致来年复发。专家提醒,此时要格外要注意养肺,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发生。保暖对策:气温较低时,体质弱的人最好减少外出;出行戴口罩,重视头部胸背和足部保暖。
胃:冬季代谢会变慢。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此时正是脾胃病的高发期。天气变冷,胃本身也会有倦怠,如果食用过冷、过生、过硬的食物,会给胃带来额外的负担。此外,冬季人体的代谢变慢,如果此时过度进补,比如吃太多难以消化的大鱼大肉和补品,也容易把胃累坏。保暖对策:多吃温软、易于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睡前3小时内不吃东西,让胃劳逸结合。
前列腺:也会得“感冒”前列腺是男性的“娇嫩”器官,受凉是诱发前列腺炎最常见的原因。前列腺中有丰富的肾上腺能受体,受凉时极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腺体收缩、局部血液循环不畅,造成慢性充血;同时使尿道内压增加,容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尿无力、会阴部及小腹疼痛不适等症状。保暖对策:乘坐公交车、地铁时一定不要坐凉板凳,方便的话随身带个棉坐垫,以防前列腺受凉;多喝水,不憋尿;经常按摩腹部,以感到微微发热为宜。吃一些对前列腺有益处的食物,比如白瓜子、西红柿、苹果等。冬季除了要穿衣保暖推荐“三种肉”和“三碗粥”。即:
羊肉——温胃御寒。羊肉性温热可温胃御寒,尤其适合在立冬之后食用,脂肪与胆固醇的含量也比猪肉和牛肉少得多,是冬季具有进补和防寒双重效果的最佳美味。羊肉有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之功效,对气喘气管炎、肺病及虚寒病有益。
鸽肉——壮体补肾。俗语说“一鸽胜九鸡”,鸽子肉的营养一直被人们认可,有壮体补肾、健脑安神、降低血压、调整血糖、养颜美容等功效,且易于消化,适合立冬之后食用。在一年中最冷时候喝碗护肝补肾、益气补血的鸽子肉汤,使人精力旺盛、容光焕发。
鱼肉——益智健脑。冬季虽然是进补的好季节,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宜吃太燥的肉类,营养丰富、脂肪含量极低的鱼肉非常适合立冬之后进补食用。其蛋白质含量比猪肉要高。
红枣芝麻粥——擅补肾气。立冬后天气更冷,有些肾气不足的人会感觉手脚冰冷。推荐喝红枣黑芝麻粥,能迅速温暖身体,也助于体内微循环,尤其适合手脚冰凉或便秘者。
青菜肉沫粥——老少皆宜。冬季养生粥之中最出名的要数青菜肉沫粥了,冬季喝碗青菜肉沫粥,不但老少皆宜,而且还能帮助儿童孕妇补铁,有益于老年人消化。
小米麦仁粥——健脾养胃。冬天很多人都有胃寒不适的问题,这时候喝点小米麦仁粥很有好处。小米有很好的健脾养胃作用。麦仁含有丰富优质的植物蛋白、少量脂肪、多种矿质元素和维生素B,还含有降血压肽等营养物质,有补虚、厚肠胃、强气力的功能。
△适量运动:立冬后的运动养生需要有规律有理性展开。充分热身。由于气温下降,人体的肌肉和关节在运动前需要通过热身来预热,以避免拉伤。建议进行轻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或静态拉伸,直到身体微微出汗;适宜的衣物。立冬后气温较低,运动时应穿着适当的衣物。运动前应穿暖和的衣物,运动后再脱下,避免冷热交替导致感冒;正确的呼吸方式。冬季运动时使用鼻腔呼吸,鼻腔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加温,减少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同时,应避免直接用口呼吸,以减少口腔干燥和寒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影响;室内运动应保持空气流通,避免空气不流通导致的缺氧和头晕。可以在运动时适当开窗通风;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根据天气和个人健康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例如,太极拳、瑜伽和室内健身都是不错的选择,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避免寒冷。冬季运动要以温和、缓慢、舒展为主,如太极拳、快走、慢跑等节奏缓慢的项目为宜,避免剧烈、快速、紧张的运动。
△调节情志:冬季情志调养包括以下几点。情感节制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急躁、焦虑、忧郁、紧张等不良情绪,保持慎思、戒怒的习惯,维持心理平衡;宣泄法:通过倾诉、记日记、高歌等形式合理表现自己的情感诉求,使之得以释放而不内郁于心;转移法:通过改变环境或活动,如欣赏音乐、书法、绘画、养花、养鸟、弈棋垂钓及外出旅游等,达到排忧解愁、寄托精神、怡养心志的目的;以情胜情:利用中医理论中的情志相克关系,用一种情志去纠正相应所胜的另一种情志,以平为期;中药调节:使用具有调节和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合欢花、萱草、人参、龙眼肉、远志、天麻、柏子仁等,以调和情志;针灸调节:通过针灸特定穴位,如神门、心俞等,来调节神志,达到安神的目的。这些方法可帮助冬季保持情绪稳定,身心健康。冬季是闭藏的季节,要收敛情志,保持精神安静,避免过度兴奋和和情绪的波动,欢快心志度日生活,以益健身。
立冬,应季适应生活规律,有秩生活,适度养生,以拥抱健家,亲吻寿宁。(齐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