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免疫力 补气
一一共识其位。在中医学中,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代表着人体内的精气和血液。气被视为一种精微物质,具有极高的能量活动力,能够激发和推动机体的器官功能活动,象征着五脏之气和经脉之气。气的主要功能包括温养机体和抵御外邪的入侵,以及参与脏腑功能的新陈代谢。血则是流动于经脉中的红色液体,具有调养脏腑形体经络和骨窍的功能。血盛则形健,表现为面红润、皮肤光滑、毛发润泽、关节灵活。此外,血液也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血盛则神清气爽、思维敏捷,血不足则精神恍惚、心悸不安。气与血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气能生血,气的运动变化在血的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摄入的饮食物转化为血,离不开气的作用。气能行血,血的运行需要气的推动,主要通过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肃降、肝气的疏泄调达来实现。气能摄血,血在脉中运行而不溢出脉外,依靠气的固摄作用。血为气母:包括血能行气和血能载气,血是气的载体,气存于血中,靠血运载达到全身。中医中的气血理论不仅阐述了气和血的基本概念及其功能,还强调了气和血在生命活动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气的充沛与否直接影响到血的生成和运行,而血的充足也是气旺盛的基础。在养生和疾病治疗中,调理气血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一一共识名是。人体只有五脏六腑,躯干四肢这些形体还不够,还需要有一些专门的物质来营养、激发这些脏腑的功能。这些物质,就是气和血。血的概念比较好理解,主要是指在血管中运行不息,流动不止的血液。血主要的作用在于为全身提供营养。而它究竟是怎样的物质。知道五脏六腑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器官。但一个活着的人,与一个死去的人,体内的脏腑实体其实并没有根本的不同。那么生与死的关键在哪里。用生活中煮饭的例子,可以很清楚地说明脏腑与气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把米洗好,水加好,放在锅里,过3天时间,米也不会熟。但如果在锅下架起火来煮,那么半小时后,一锅米饭就可以吃了。这就不难看出,米还是当初的米,水也还是当初的水,一个冷冰冰无法充饥,一个香喷喷令人垂涎,关键就在于有没有火。而对人体而言,气的作用就像这锅底的火。人体正是由于这一份气的存在,才使得死的脏腑运转起来,才使得生命真正成为生命。具体来讲,由于肺脏有气,肺才可以主持呼吸运动;心脏有气,心才可以保持神明不乱;脾脏有气,脾才可以主持胃肠进行正常的消化吸收;肝脏有气,肝才可以疏理气机让气的运行畅通;肾脏有气,肾才可以主持水液的正常代谢。俗话说“人活一口气”,如此看来不无道理。中医基础理论把气的作用归纳为推动、温煦、防御和固摄四方面,可见气对于人体之重要。
一一共识卫气。上面讲“气化”过程,就是气的推动和温煦功能的一种表现。除此之外,人的身体可以保持在恒定的温度,可以有效地抵御外邪的入侵,都有赖于一种很重要气,叫作“卫气”。卫气是人体一身的卫士,当人体参加剧烈活动,体内温度升高时,卫气就会把汗孔打开,让体内多余的热量,随着汗液的排出而释放。当外界有邪气想要入侵人体时,卫气就会把汗孔关闭,不给邪气以可乘之机;对那些已经进入体内的病邪,卫气还会与之发生激烈的交战,来保护人体的健康。气的固摄作用,人体内有很多有形的物质,比如血液、津液(如汗液、唾液)、精液(如男性的精液、女性的白带)等。这些有形的物质,在体内需要有各自的位置,来实现其正常的功用。而血液就需要循行于血管中,汗液就需要固守在肌表下,精液就需要固摄在肾脏中。而保证上述有形物质各司其位的关键,就是气。平时有的人很容易出汗,稍一走动,就会大汗淋漓,就是气虚不能固摄汗液的一种表现。有气,人体才可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有气,人体才会保持温暖的体温;有气,人体才可以保卫自己不受病邪的侵袭;有气,人体才守护住津液、血液、精液等精微物质不致任意流失。
一一共识关联。谈及气与血的关系,中医有一句经典的话,对气血关系做了很好的概括,叫做“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的作用在于推动有形的血液,让血在血脉中正常地运行,即“帅”。血的作用,在于让气有所归属;气本身是无形的,必须依附于有形的物质上,才可以正常地发挥作用,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那么当气不足时,推动血液运行的力量就缺乏,很容易出现血瘀的情况。
我们仔细观察老年人的舌头,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小的瘀点在,口唇的颜色也比较暗,这些就是体内有瘀血的表现。这种瘀血,很大程度上,与人上年纪后,气的推动作用减弱有关。反过来,如果体内的血量不够,那么气失去安身的住处,就会很容易消散掉,从而出现气血两虚的局面。也就是说,气虚者,血未必虚;血虚者,常伴有气虚。常用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等药物组成方剂补气,代表方剂有补肺汤、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肾气丸等。但应注意两点:一是肝火、肝阳上亢、痰阻引起的头晕目眩,饮食积滞或湿浊中阻引起的胃脘胀满等实邪致病,不宜使用本法。二是气虚兼有实邪的病证,补气法宜与祛邪法配合使用。
一一共识法典。补气有补元气、补脾气、补肺气、补心气、补肾气之分。肺主气,主一身五脏六腑之气;中焦脾胃受纳水谷,脾气健运,气血得以化生,故气虚多与肺、脾二脏相关。
△补元气:党参、人参、黄芪、山药、白术(共同的功效,就是补气)。发高烧、做手术、生孩子、长期用抗生素、放化疗等,这种情况的患者都是元气大伤,肾气久亏,这个时候可以服用大补元气的人参,可以吃人参的含片,可以泡人参茶喝,都能使身体早日复原,但用人参的时候,宜多喝水,这样会吸收好,不易上火。通常我们用人参补身体的时候,一旦出现嘴里长溃疡、大便干燥、小便灼热,或者是生扁桃体炎,甚至是鼻出血是补得太过,一定要停药。
△补脾气:白术、山药、白扁豆。脾气虚以脘腹虚胀,神疲倦怠,食欲不振,大便泄泻为主症。可用玉屏风散补卫气,固表敛汗;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补中气(升阳)。单吃黄芪也许达不到效果,这是很多年研究的药理分析的结果。只有在一点的配伍组成下,才能发挥黄芪升阳的作用。为什么有的人一天一次大便很正常,可有些人一天大便三四次,甚至更多,次数多还不成形,中医称这为大便溏泄,这样的人胃口也不会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胃炎或浅表性胃炎,有些人还有胃下垂、脱肛,或有子宫下垂等是脾气虚。补脾气中药有白术和山药,用这些药对脾气有一个提升作用,如果舌苔厚,也可加一些白扁豆,既补脾气又能祛湿。
△补肺气:甘草。肺气虚以少气懒言,动辄喘促,怕风自汗为主症;累了、说话没力气、盗汗、失眠、心慌气短、妇科病、月经提前、量多、量少,产后、乳房肿块等,都可以补气。咳嗽喘是现在最常见的病症,毫无疑问这样会伤肺气,导致肺气虚,患了咳嗽喘的人对甘草片都不陌生,我们都知道甘草可以止咳,其实我们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甘草在止咳的同时,最主要的一项功效就是补肺气,而且还是专门补肺气,单味甘草远不像煎好的中药汤那么难以下咽,可用单味甘草泡茶喝,在止咳平喘的同时,补肺气是重中之重。
△补心气:西洋参、红参。加班,劳累,刚开始你会觉得心跳加快,严重了就会心慌、气短,这是心脏病前期心气虚的表现,出现了这种情况西洋参和红参就是首选,提前服用点补心气的参类,能避免过早地心脏病一族。
△补肾气:六味地黄丸。肾气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八方面(只要有其中一个现象,就说明肾气不足):爱吃味道浓的东西(脾胃功能弱了,需要用味道厚重的东西将元气调上来帮助运化);老年人小便时头部打激灵(肾气不足了,气血虚,所以下边一使劲上边就空了)。所以老年人小便时一定要咬住后槽牙,以收敛住自己的肾气;17~19点发低烧(气血水平很低,表示肾气已经大伤了);成年人胸无大志,容易满足现状(肾精不足的表现,小孩子肾精充足,所以他们的志气就特别高远);坐着时总是不自觉地抖腿,说明了这个人的肾精不足;年纪轻轻头发就白了好多(发为肾之华,头发的根在肾);春天手脚冰凉;盗汗(睡觉爱出汗。汗为心液,盗汗多由于气阴两虚,不能收敛固摄汗液引起)。补肾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是最常见的以补肾阴为主的中成药,其他常见补肾中成药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注:只有在肾气不足的时候补充才最有用,否则容易引出肾火,对健康也极为不利。日常食补:植物种子最能补肾壮阳,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五种植物的种子组成(药店能买到)。食物中花生、榛子、核桃、杏仁可补充肾气,激发生命的活力。韭菜子的壮阳功效也不容忽视(注:阴虚火旺者忌服)。平时吃点腰果之类的是很好的。
一一共悉食法。食则抉于气,气依食养源。气是运行在人体内的一种精微物质。具有极强的能量的活动力,激发和推动机体器官的功能活动。也代表五脏之气和经脉之气。气主要是温养机体和抵御外邪的入侵,同时参与脏腑功能的新陈代谢。血即流动于经脉中的红色液体。调养脏腑形体经络和骨窍。血盛则形健,面红润、皮肤光滑、毛发润泽、关节灵活;血液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血盛则神清气爽、思维敏捷。血不足则精神恍惚、心悸不安。气血不足即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气血不足的结果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引起早衰的病变。气虚:即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气虚则畏寒肢冷、自汗、头晕耳鸣、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血虚:面色无华萎黄、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恍惚。如此有针对性的选物适食而供。共悉补气血不足的食补方。方方见的。即:
△养颜补血八宝粥。让指甲重新长出月牙:选取黑豆1小把、黑米2把、黑芝麻1小把、百合10片、薏仁3把、核桃2个、大米2把,以及红糖。每天中午把这些食材用水泡好,晚上熬粥,10多分钟后,等水变粘稠,关火盖盖即可。第二天早上加点水,放红糖稍温即用。
△桂圆莲子安神粥:莲子适量,和大米同入锅用旺火煮开,放入桂圆肉适量,转成小火煮成粥。注:桂圆肉能补心脾,养血安神;莲子则能强筋健骨;此粥对气血亏虚,精神疲乏,心神不定睡眠不佳的师兄有较好滋养效果。
△小米粥 粥油:气血虚女士,吃补品往往有虚不受补的效果,最好补品反而是粥油。注:尽量用大些的锅煮粥,煮开翻滚,表面变的很稠的一层就是粥油。可以取出,淡服,或加一点盐,补液填精,健脾美肤的功效极大。
△枣与栆膏:脾之色为黄,面色黄脾胃出了问题。 本草说"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为利于吸收,可以它做成红枣膏。选大枣500克,去核,加水煮烂,熬成膏状,加红糖拌匀,储存在冰箱中。早晚冲服每次10克。温热吃。坚持下去,脾重运化气血面色改观。
△核桃花生枣:每天早上花生仁5粒,红枣3颗,核桃仁1个,嚼服,然后用温热水送下,安静地坐上3分钟即可。长期坚持,补养气血的效果非常明显。食物少,动作简。五行具足,补气血奇效。
△黄花菜当归汤 素食者的补血养血方:依秩选取黄花菜15克,当归15克,大枣15吉。三味共煮汤,菜根烂熟后,喝汤食菜。每周2-3次即可很好补养身体的气血,血虚女士尤其是月经容易推后女士。
△蜜汁花生枣:依秩选取红枣100克,花生仁100克,温水泡后放锅中加水适量,小火煮到熟软,再加蜂蜜200克,至汁液粘稠即食。也可用高压锅煮30分钟左右,蜂蜜待花生仁、红枣熟入锅。红枣补气,花生衣补血,花生肉滋润,蜂蜜补气。
△红枣五味汤:食材:红枣10粒、枸杞10克、红豆50克、花生50克、桂圆50克。补气血,养颜美容效果非常好。把各种食材洗净,先将红豆,花生两种食材下炖锅,加入清水炖1小时左右,再加入桂圆、枸杞、红枣一起再炖半小时即可。
△红枣茯苓粥:脾胃功能健运,则气血旺盛,面色红润;反之,脾失健运,气血津液不足,人必精神萎靡,面色淡白。脾运障碍者宜用红枣茯苓粥:大红枣20枚,茯苓30克,粳米100克。红枣洗净去核,茯苓捣碎,与粳米共粥代早餐食,滋润皮肤,增弹性光泽。
△五红补血汤:依秩选取红枣、花生、枸杞子、红小豆、红糖等量。注:红枣养脾补益气血;枸杞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花生连红衣一起与红枣配合使用,既可补虚,又能止血;红豆被称为“心之谷”,赤入心,形似肾清心养神,健脾益肾;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益气补血、健脾暖胃作用。
△气血双补 一杯茶:黄芪10-15克,西洋参3-5克,枸杞6-10克,黄精10克,放到杯里冲入开水,盖盖闷5-10分钟。水没了续一点,最后把药材吃掉。黄芪,补养五脏六腑之气;黄精“补诸虚,填精髓”。四药相合能调理气血、通经活络。西洋参性偏凉,与偏温枸杞相配,共奏补气补血之效。
△人参红枣粥 寒性体质的气血双补方:选取人参1-2克,大枣7枚,一起炖粥喝即可。体寒者同时也可以加上艾灸,每周灸一两次足三里。足三里是调脾胃的养气血大穴,补扶正气,延缓衰老的好选择。
△桂圆汤 轻松解决气血不足:桂圆甘温味浓,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是一味性质较平和的滋补良品。气血不足的人每次可选3-5颗桂圆,剥皮后直接将桂圆肉放入保温杯泡水代茶饮即可。需要提醒的是,感冒发热、咳嗽有痰等体内有痰湿及热病患者不宜食用桂圆或喝桂圆茶。怀孕女性不能吃。
△红枣桂圆汤:调理气血饮品参考。选取大红枣5粒左右、桂圆5粒、姜半块、枸杞1小撮、红糖适量。将枣子洗净,去核后切成小粒。姜切细细丝。桂圆去壳。除红糖外,所有原料放小煮壶里,加水至壶4/5处,煮15分钟后关火。红糖放在自己饮用的杯子里,倒入姜枣茶即可饮用。
△七锦糯米粥:依秩选取500克糯米、30克桂圆干、120克红糖、60克冬瓜糖、15克黑芝麻、15克白芝麻、30克大枣、30克银耳。将桂圆去皮,红枣去核洗净待用;将银耳温水泡发去蒂撕成小片;接着将洗好的粳米放入锅中,并依此加入准备好的材料,用大火煮至六成熟时再加入芝麻、红糖,煮成粥即可。功效:七锦糯米粥具有温中健脾、双补气血、健身益寿之功效。面色苍白的女性可多食。
共悉典典。补气补血时,有几个重要的注意事项需要遵守。诸如:药补与食补的选择。尽量采用食补而不是药补。食补的方法更安全且高效,而药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经期不宜补气。女性经期不建议补气,因为可能导致燥热感;气血分开补。白天补气,晚上补血,这样效果更佳。补气血时适当锻炼身体是有益的,但要避免过度运动,以免引起上火。补气血期间,注意避免与药效相克的食物,如绿豆、萝卜、茶等;补气血后如果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症状,应及时调整饮食或停药,避免上火。通过合理的食补和适当的生活习惯调整,可以有效地进行补气补血,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由此说来,气血事关人体免疫力,而䃼之有道有术,有章法有规律,有节凑有区划。在现实生活中,应依规依标,依需便是而为,且为好,为得健康,亲吻康宁。(齐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