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绘就绿色生态画卷
近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中国武汉主会场和瑞士日内瓦分会场拉开帷幕,以“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探讨公约发展方向、审议重要履约事项,旨在深化认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我国自1992年正式加入《湿地公约》起,坚持立法执法、教育宣传、科研服务、国际合作等多措并举,以工细、工整、工丽之笔绘就了总面积达5635万公顷的绿色湿地美丽生态画卷。
运笔勾勒生态保护红线,以线造型奠定统筹基调。《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国家编制环境功能区划,“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湿地作为兼具多重资源和功能效益的重要生态系统被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生态环境的安全线,为湿地保护修复的整体工作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生态保护红线绝不能停留在规划图纸上,要严格贯彻落实在全党上下的各项工作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的四梁八柱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统筹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区域功能定位,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高质量推进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
层层晕染生态文明底色,全域构图开启崭新篇章。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社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草木植成,国之富也”,生态文明底色是我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建设的背景色,为湿地保护修复的具体工作推进掀开了全新局面。生态文明建设绝不能与经济发展相背离,要坚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系统协同开展,以统一标准绘制绿色底图。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山积而高,泽积而长”,以审慎入微的态度和任重道远的决心,助力构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共绘敷染和谐共生表色,随类赋彩彰显中国智慧。《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部级高级别会议通过“武汉宣言”呼吁各方“以强烈意愿和实际行动,促进各类湿地的保护、修复、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续利用”。我国成为湿地公约缔约成员以来,认真履行公约义务、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大力保护修复湿地生态环境,充分展示负责任大国担当。“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湿地生态修复保护的绿色画卷在中国大地上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举世瞩目。在系统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与健全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保障下,截至目前,我国初步建立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已涵括64处国际重要湿地、29处国家重要湿地和901处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修复项目逾3400个、新增和修复湿地面积超过1200万亩。“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广大青年干部需接过工笔接续绘就美丽中国蓝图,携手并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江苏省金坛长荡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 张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