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奋力书写美丽中国新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开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奋力书写美丽中国新画卷。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中华文明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将天地人统一起来、将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既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给予大自然休养生息足够的时间空间,还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采取科学合理的人工修复措施,加快生态系统恢复进程。2022年全年我国完成造林383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20万公顷,飞播造林17万公顷,封山育林104万公顷,退化林修复142万公顷。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形成深刻的人文情怀。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到生命共同体的高度,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截至2022年底,我国森林面积2.31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4.02%,草地面积2.65亿公顷,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0.32%。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从中西部22个省份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了生态护林员110.2万名,实现了生态保护和脱贫增收“双赢”。他们有的巡山护林,一人就业带动全家脱贫;有的利用产业扶贫政策,一人致富带动全村增收;有的脱贫之后从护林到造林,用绿色反哺大山……护林工作让他们摆脱贫困,他们把感恩和汗水,都回报给这一片片绿水青山。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我们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和浪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中江社区 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