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热点 > 生态中国 > 正文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2024-07-29 15:52:46 | 来源: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紫金街道办事处

一抹生态绿,是中华儿女血脉中的一部分。我国是最早设置环境部的国家,西周时期就有名唤虞的部门负责视查山林。《礼记·中庸》中有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一脉相承的古老智慧,也是如今打造浙江生态高地、实现省域现代化先行的题中应有之义。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分享过自然生态的例子并总结道:“不要陶醉于人类对于大自然的胜利,人与自然是共同体”人与自然并育而不相害,和谐共生才是所求。作为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浙江更应画出生态红线和绿色底线,打造“绿色窗口”。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语点破绿色生态的真谛便在于尊重规律,应之以治则吉,应以乱则凶。慷慨将军辛弃疾在靖安之乱后治理滁州,以生态建设为基础,招募流民,开垦荒田,尊重规律种植农作物,当年夏粮便喜获丰收。同时,生态文明并非形单影只,而是要与物质文明并行不悖,“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焦裕禄在千里黄沙中发展兰考,孔繁森在雪域高原中奔波数万里摸索脱贫之路,石光银在戈壁碱滩花费40余年求索致富之路,这些英模从未尝试征服自然,而是在尊重规律同时发展经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皆诗画。在生态保护这门功课上,浙江无疑是个尖子生。五年来,绿色浙江的风采,闪耀在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奖“地球卫土”里,闪耀在全国首个生态省的金字招牌里。回望过去,我们已经把生态建设的光荣与梦想写在了历史深处,眺望未来,绿色生态建设还离不开绿色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养成。当生态绿色意识入脑入心,每个人都从垃极分类的小事做起,到每年栽下一棵树,14亿人共同勾勒出绿色底色,将让生态建设成果俯拾皆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向未来。从首个“碳中和”的北京冬奥会,到浙江首发GEP核算标准,生态二字早已为经济发展施以新的魔法。59353182,这是“丽水山泉”的商标注册号,山系列的新成员,再次打开了生态价值的变现之路,用一瓶矿泉水撬动了当地富民增收的新杠杆。杭州出台“碳效码”、湖州推出“碳账户”……一点一滴均彰显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并行不悖。绿色经济也离不开优沃的制度土壤,2014年出台史上最严的生态环保法后,塞军坝不再是“飞鸟无栖树”,九曲黄河不再是万里黄沙,库布齐沙漠不再是死亡之海……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万物生。万物并育、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才是顺天时,量地利的强国富民之举,才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向标。在我国“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任务艰巨,非朝夕能至,还需要我们绵绵用力,以芊芊不绝的精神培养绿色生活习惯,硬核发展绿色经济,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社会共识,让物质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并行不悖,打造现代化的生态高地。(潘悦)

【责任编辑:黄梅】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