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热点 > 生态中国 > 正文

科技织网守蓝天,数字赋能绘新卷

——平顶山市生态环境局叶县分局构建智慧环保监管网络

2025-03-27 17:57:49 | 来源: 平顶山市生态环境局叶县分局

当晨曦穿透云层洒向昆水河畔,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生态环境监控中心的智慧大屏已跃动起全新的数据脉搏。53个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如星辰密布,实时传输着大气、水质、噪声等生态体征参数,在三维数字地图上勾勒出县域生态环境的全息画像。

智慧监管全天候 织密污染防治网。走进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跳动着全县环境质量的实时数据。依托智能监管系统,36家重点行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参数正以每秒更新的频率接受“云端体检”。针对24家重点涉气企业,监控系统特别设置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关键指标阈值预警,通过智能分析、自动抓取等技术,实现污染源精准画像。“智慧平台就像环境监管的‘数字哨兵’,当某项数据突破警戒线时,我们执法人员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调查。”监控中队中队长李思骏介绍道。通过监测预警、快速响应、现场处置、效果评估的闭环管理机制,今年以来,智慧平台发现的83起数据异常均实现2小时内现场处置,重点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达标率提升至98.6%。

数字赋能新突破 生态治理再升级。在监控中心的智慧大屏前,来访者能直观看到污染物扩散模拟、治理成效对比等动态演示。这种将大数据与环境治理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将2万余条监测数据转化为治污“作战图”,推动着监管模式从“人海战术”向“智慧感知”转变,让环境违法行为无所遁形。

科技守护生态美 绿色发展动能足。在河南平煤神马聚碳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指着新升级的在线监测设备说:“现在环保设施运行数据直连监管平台,倒逼我们加大环保投入。”这种“监测+服务”的新模式,既守住了生态红线,又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技术支撑。2025年以来,监控中心累计出具自动监控设施数据异常报告5份,指导企业实施环保技改项目5个,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铁腕治污的决心,更要善用科技这把“金钥匙”,下一步,平顶山市生态环境局叶县分局将持续深化"智慧环保"建设,以数字化转型擘画环境治理新图景,让蓝天白云从“治理目标”真正转变为“民生常态”,为高质量发展铺就永续发展的生态底色。(李思骏)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