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执法+柔性劝导:诸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住宅小区垃圾分类专项整治行动
为深入推进《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落实,解决住宅小区垃圾分类投放不规范、设施不完善、居民参与度不足等问题,3月1日起,诸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志愿者队伍,针对辖区内住宅小区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垃圾分类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通过“严格执法+柔性劝导”双轨并行模式,推动垃圾分类从“被动规范”向“主动自觉”转变,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强化巡查,建立动态监管机制
行动开展以来,诸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社区建立"一小区一档案",对辖区内各个小区的分类投放点进行标准化改造,并依托物业人员组建"分类督导队",实现投放时段动态监管。针对老旧小区分类设施陈旧问题,为小区统一更换标准化四色分类桶240组;在高层住宅小区试点"定时定点+误时投放"模式,设置智能分类回收箱15组;对物业力量薄弱的小区,协调组建由执法队员、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组成的"分类督导专班",每日早晚投放高峰时段现场指导。
二、柔性执法,引导自觉分类
在严格执法的同时,综合行政执法局创新推行"首违不罚+教育整改"机制。对初次违规的个人或单位,通过发放《垃圾分类告知书》、开展现场教学、签订承诺书等方式进行教育引导。对于屡教不改者,依法立案处罚并纳入小区"文明积分"管理,与物业评优、停车位分配等挂钩。
三、科技赋能,提升执法效能
综合行政执法局引入"智慧执法"手段破解取证难题。通过无人机航拍,结合路面监控系统,累计抓拍违规投放行为43起;在10个重点小区试点安装AI识别摄像头,对未分类投放行为自动抓拍并推送预警信息。同时,依托"执法通"移动终端建立案件快速处理通道,实现现场取证、文书生成、整改指导"一站式"办理,平均处置时长缩短至15分钟。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以执法刚性约束与服务柔性引导相结合,既彰显了法规权威,又传递了执法温度,为辖区垃圾分类工作注入强劲动力。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发力,让垃圾分类成为文明新时尚,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赵鑫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