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反腐倡廉 > 反腐倡廉 > 正文

上好“公与私”的第一节课

2024-11-22 15:17:47 | 来源: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委组织部

《竹坡诗话》曾载一事:北宋时,博州太守李某收到上峰的书信,初用公烛阅之,及至信询家事部分,则立即熄灭公烛,燃私烛以续读。这便是“公烛无私光”典故的来源,形容为官者公私界限分明、自守清廉之德。对于党员干部来讲,公私分明是必须恪守的本分与底线,也是初入职场必须上好的第一课。

公私不分,始于微末,毁于滔天。近年来,贪腐呈现出“年轻化”、“低职化”的特点,年轻干部刚刚踏上工作岗位,阅历较浅,对各种诱惑的抵制力不足,特别是部分年轻干部身处重要岗位,容易在各种“围猎”之下招架不住:一杯酒、一根烟,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人际交往中的“小意思”,却很容易成为侵蚀原则、模糊界限的微妙开端。公与私的界限一旦模糊,原则与情谊就会产生冲突,公共利益与个人情感的天平便逐渐失衡,从接受小恩小惠到收受巨额贿赂,从偶尔的违规操作到频繁践踏法律红线,直至深陷泥潭,酿成悲剧。

历览腐败分子们的堕落轨迹后不难发现,他们的沉沦往往都是从公私不分、“揩公家油”的小事开始。因此,公私分明不仅是年轻干部要坚守的基本原则,更是拒腐防变的坚固底线。匡正公与私的关系,涵养年轻干部“大公无私、公私分明”的价值理念,始终是党风廉政建设重要课题。

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首先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年轻干部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引,不断加强廉洁从政、公私分明的思想自觉,只有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端正了,把思想觉悟、精神境界提高了,才能真正让“大公无私、公私分明”的观念入脑入心,让“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的理想境界成为现实。因此,要加强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学习,牢记“党员姓党”“公权姓公”,始终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公私分明,不为名利所惑,不为私欲所动,始终对权力保持敬畏之心。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公私分明也要从小事做起,从日常做起。公私分明并非只是在重大抉择面前的坚守,更是在日常琐碎中的秉持,“公烛之下,不展家书”,一只小小的蜡烛,背后展示的是对底线的坚守。广大年轻干部要筑牢廉洁自律的底线,铭记身份与职责,不因事小而放纵,不因利微而贪婪;时刻自检自省,对任何可能损害党的形象、违背群众利益的行为坚决说“不”;自觉净化交往圈,在生活中保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作风,不奢华、不攀比,让廉洁自律的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宋程程)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