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反腐倡廉 > 反腐倡廉 > 正文

破译百年大党的作风密码,从“不敢腐”到“不想腐”的治理跃迁

2025-03-26 17:04:24 | 来源: 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组织部

八项规定出台十周年之际,2025年的新规修订引发广泛关注。这场被称为“新时代作风革命”的制度升级,不仅延续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政治承诺,更在数字化监督、价值观重塑、基层治理三个维度实现突破性创新。习近平总书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谆谆教诲,在新时代的实践中绽放出璀璨的理论光芒。

数字利剑,织密不能腐的天罗地网。“要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正在变为现实。某省纪委监委搭建的“三公经费”智能监控平台,通过机器学习识别异常消费模式,2025年上半年自动预警问题线索1.2万条,精准度达87%。在深圳,公务用车安装的北斗定位系统与交通卡口数据实时比对,让“车轮上的腐败”无所遁形。这些科技利器印证了总书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深刻洞见,使制度执行从“人力盯防”转向“云端智控”。

思想堤坝,构筑不想腐的价值高地。“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习近平总书记的警示振聋发聩。某市纪委监委打造的“清风校园”工程,将廉洁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开发出“模拟纪委办案”“廉政剧本杀”等创新形式,让青少年在互动中筑牢思想防线。浙江推行的“清廉单元”创建行动,使国企、医院、高校等领域的从业者,在沉浸式教育中完成价值观的重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浸润,正是对“治党务必从严”理念的生动诠释。

基层蝶变,厚植作风建设的民意根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总书记的金句道出了作风建设的根本逻辑。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期,某贫困县创新实施“阳光村务2.0”工程,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扶贫资金全流程追溯,村民扫码即可查看每笔款项流向。这种“指尖上的监督”使群众参与度提升43%,信访量下降65%。基层干部普遍反映,“八项规定不是紧箍咒,而是护身符”的认知转变,折射出作风建设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质变。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回望,中央八项规定的演进轨迹清晰勾勒出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实践逻辑。从“不敢腐”的震慑到“不能腐”的约束,再到“不想腐”的自觉,这场静水深流的作风革命,正以制度创新与文化滋养的双重力量,重塑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生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当八项规定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我们终将构建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坚实的作风基石。(施鹏)

【责任编辑:苏小静】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