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东河区纪委监委:靠前监督 助力营商环境优化跑出“加速度”
“如果遇到窗口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态度不好、效率不高等问题,扫一下这个‘二维码’就可以把问题直接反映上去,对于办事群众来说是‘求助有门’‘投诉有道’了,心里感觉很踏实。”在政务服务窗口办理业务的市民牛先生对于“码上监督”措施非常认可。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纪委监委将政务服务大厅、人才市场共计27路政务服务窗口监控探头接入视频专网实现线上全程监督,在72个服务窗口设置“事难办”投诉意见箱和“码上监督”二维码,公开5类20余项举报内容和5种举报方式,以靠前监督促服务优化。与此同时,围绕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政务服务、执法监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作风建设五个方面开列50项优化营商环境负面清单,深化运用“一体化”监督机制开展靶向式监督检查,并将巡视督查反馈59项整改任务逐项分解到12个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开展“室组地”联合督查8批次,落实完善、新建制度机制11项,推动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服务环境。在监督推动下,东河区梳理区本级权责清单 5773 项,“最多跑一次”事项109项,“容缺受理”事项64项,精简申请材料比率25%,平均压缩审批时限比率84%,减少跑动次数共114项,压缩环节比率49%,政务服务环境得到明显优化。
在全力监督推动各职能部门单位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职能转变、提升服务效能的同时,东河区纪委监委深入辖区企业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走访、大排查、送温暖、促发展”行动,及时发现并解决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
“纪委领导多次带队到企业走访调研、了解情况,期间我们提出了目前困扰企业的水土保持、土地出让金等方面7个问题,在他们的协调推动下,部分问题的解决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他们为企业排忧解难的这份真诚和迅捷的行动,让我们感到特别温暖。”提及东河区纪委监委干部为解企业难题四次奔走协调,中氢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特别感慨。
去年以来,东河区纪委监委全员下沉一线,实地走访驻区企业、科研院所和相关职能部门37家,召开企业座谈会23次,征集问题、意见95个,形成问题清单呈报区委区政府,得到了区领导的重视和批示,并快速推动建立了企业联络员制度,“点对点”督促问题分解落实。同时,及时跟进重点项目,将东河区党委政府重点推进的中氢能源、水泊东岸等项目纳入“三务公开+”再监督平台,同步配套 “同级监督”钉钉小程序,县级领导通过个人账号随时查看重点项目和分管工作进展情况,对超期未落实或者即将到期的重点工作及时发出工作预警,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到位,及时推动解决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我们推动解决的每一个问题,其实也是我们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一次良好契机,区纪委监委通过落实监督在企业和政府各职能部门间搭建起了快速推动问题解决的桥梁,有力促进了营商环境的优化升级。”东河区政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区纪委监委向区委区政府呈报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走访调研征集问题建议的报告,直接推动了“企业联络员”制度的建立,企业有事政府来跑,这项制度的落实让更多企业因此受益,企业发展环境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改善。
如何让监督更好、更精准、更深入地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是东河区纪委监委一直致力探索的工作。盯紧涉及营商环境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三务公开+”再监督平台为依托,注重做好“加法”,是东河区纪委监委创新监督措施、提升监督质效的思路之一。在“三务公开+”再监督平台上增设优化营商环境再监督模块,结合全区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阶段任务要求,线上下发监督任务指标,对“码上监督”接收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向主体责任部门单位、相关派驻纪检监察室和包联纪检监察室派发监督任务,统筹调度监督任务完成情况,确保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同时,增设巡察整改监督模块,将被巡察单位落实优化营商环境自治区党委巡视、市委督查反馈整改落实情况集中进行线上监督,实现整改成效线上量化验收,确保收到实效。第六轮巡察整改率达95%。
“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各类监督融合贯通、同向发力,并在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创新监督上持续用力,常态化‘拧螺丝’‘加砝码’,助力全区营商环境优化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东河区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东河区纪委监委 李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