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良作风 书写非凡答卷
依靠群众撼山易,脱离群众搬砖难,作为一个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断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于每一个共产党人不断坚持和加强作风建设。我们应坚持发扬雷锋精神,加强作风建设,以优良党风带动民风向上向善。
坚持一心为民,人民至上的群众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我们党的一切工作与努力,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也正因为对人民群众中蕴含的伟大力量的重视,才使毛主席找到了中国革命的一条新路——农村包围城市,并创建了第一个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工作中不难发现,一些年轻干部社会阅历、实践锻炼不足,得到了一点成就就容易飘飘然,认为职位重要就是水平高超、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纸上谈兵头头是道,殊不知只有深入基层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基层的工作一头连着群众,是群众反馈问题的第一道门槛,应当转变传统的观念,从群众发现问题转变为基层干部深入群众,提前解决问题,不断锤炼自我,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与积极性,拉进党群关系,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
坚持清正廉洁,以民为重的权力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守住权力关,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感,坚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对领导干部来说,权力是把双刃剑,唯有正确认识权力、对待权力、运用权力,方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清廉是一轮皓月,可以朗照一方人,泖水河畔的陆稼书先生也向我们生动的展示着,“半鱼之训、好官不修衙门”,他对于当下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在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个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人,一生充满传奇,他为官不长,但广受老百姓爱戴;他为官不大,但在他死后三百多年,家乡人仍然崇尚他、敬仰他。从现实典型反例来看,一些领导干部在权力观上出现偏差,把权力视为满足个人私欲的工具,最终在权力关上失去自我,堕入深渊。党员干部应时时向陆稼书先生看齐,做到高标准、守底线,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章制度,践行“权为民所用”的使命,增强以民为重的能动性,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处处畏权有戒,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从思想上破除“官本位”意识,摒弃把做官、升官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不良取向,真正悟透“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这一个根本问题,弄清楚权力是什么、哪里来、为谁用。
坚守厚积薄发,民生为大的政绩观。“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政绩观的根本出发点。种子破壳而出,把头伸出浑浊的泥水。它的目标从来就很明确——生长,结穗。水稻只能踏实,因为它生在水里,也必须长在水里,这样沉默的力量在积蓄着,等待长成沉甸甸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用自己的一生在践行这样的信条——让中国人远离饥饿。水稻想要长得笔直,生的饱满,根基就要深扎。立人先立本,从政也一样,党员干部应向袁老学习,树立正确政绩观,诚意正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领导干部作为人民公仆,要牢记使命,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正心诚意、踏踏实实为人民办实事,主动亮身份,敢于站出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就像一盏灯,是灯就要照亮,是灯就要发光发热,我们也应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常怀谦卑敬畏之心,做到平和而执着、谦虚而无畏,将我们阅历、能力上的不足转化为工作中更踔厉奋发的勇气和笃行不怠的定力。
“己不正,焉能正人。”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如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懈怠。新的赶考路上,在工作生活中,我们要摆正姿态,多向领导同事请教;要善于听取吸纳批评意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自觉深入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始终保持谦虚心态,不断把作风建设落实,走好新时代“赶考路”,书写非凡答卷。(浙江省平湖市新埭镇人民政府 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