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查改”闭环破除作风顽疾,让八项规定精神永葆生机
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近日,全党深入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通过“学、查、改”三位一体的闭环实践,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这一举措不仅是对纪律要求的再强调,更是对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再叩问,彰显了党中央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坚定决心。
学深悟透,筑牢思想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八项规定看似是具体行为规范,实则是党员干部的行为标尺和党性锤炼的试金石。学习过程中,需以“凿深井”的钻劲,系统研读《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深刻领会“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时代内涵。例如,通过剖析“舌尖奢靡”“指尖牢笼”等典型案例,将抽象规定转化为“围着餐桌转、盯着排场干”等生活化场景,让纪律要求入脑入心。同时,结合红色资源开展沉浸式教育,用党的光荣传统涤荡心灵,从“独上高楼”的深思到“蓦然回首”的顿悟,实现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
刀刃向内,精准查摆问题。问题查摆是作风建设的“牛鼻子”。党员干部需以“显微镜”精神检视自身,既要直面“蜻蜓点水式调研”“导演演练式走访”等显性问题,更要深挖政绩观偏差、宗旨意识淡化等思想病灶。通过民主生活会“红脸出汗”、群众意见箱“照单全收”、民生热线“把脉问诊”等多维度查摆机制,让问题无处遁形。正如湖北日报评论所言:“不正之风离党员干部越远,群众就会离党员干部越近。”唯有敢于“自揭伤疤”,才能赢得群众信任。
长效常治,构建制度堤坝。整改落实是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既要对“花架子工程”“盆景式创新”等突出问题立行立改,更要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例如,建立问题清单动态更新、整改成效群众评议、制度执行刚性约束等机制,将整改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正如党媒网评强调:“作风之变,群众获得感是最好标尺。”只有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整改,才能让优良作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以新风正气凝聚奋进力量。从“八项规定”到“学查改”闭环,作风建设始终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密码。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唯有以“不搞假把式、不做虚功夫”的务实态度,持续破除“材料围城”“指尖牢笼”等隐形壁垒,才能让党的肌体更健康、党的事业更兴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新征程上,让我们以八项规定精神为镜,永葆“赶考”清醒,以优良作风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答卷。(朱慢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