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查改”三维发力筑牢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但“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以“学”筑基、以“查”明责、以“改”促治,持续深化作风建设,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金色名片”越擦越亮。
以“学”筑基,拧紧思想“总开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首先要从思想根源上破除惯性思维和侥幸心理。深学原文悟精髓。将党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纳入理论学习必修课,通过专题党课、案例剖析、警示教育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认清“四风”问题的政治本质和政治危害,把要我守规矩转化为我要守规矩。对标先进树标杆。结合主题教育,从焦裕禄、廖俊波等优秀党员干部的作风实践中汲取力量,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在公务接待、调研考察等具体场景中校准行为标尺。创新载体强实效。运用“情景模拟+互动研讨”“VR廉政教育”等沉浸式学习方式,让纪律教育入脑入心,真正筑牢“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堤坝。
以“查”明责,织密监督“防护网”。监督是制度的牙齿。必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监督体系,让隐形变异“四风”无处遁形。刀刃向内抓自查。建立单位自查+交叉互查+群众评查机制,聚焦违规吃喝、电子红包、快递送礼等新动向,运用大数据筛查公务消费、差旅报销等数据,让“微腐败”现出原形。贯通协同聚合力。推动纪检、审计、财政等部门信息共享,对不吃公款吃老板、假调研真旅游等问题开展联合督查,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开门整改听民声。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对急难愁盼问题挂牌督办,让群众感受到作风建设就在身边。
以“改”促治,打好长效“组合拳”。整改落实是作风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必须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靶向施治抓整改。建立问题整改“三清单”(即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对公车私用、超标办公用房等问题开展回头看,通过整改销号+满意度测评确保真改实改。举一反三建机制。针对暴露出的制度漏洞,及时完善公务接待负面清单、婚丧嫁娶报备等制度,将节点监督拓展为日常监管,防止“破窗效应”。文化浸润树新风。开展“清风讲堂”“廉洁家书”等活动,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机关文化、家风建设,推动化风成俗、形成习惯。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唯有以“学”夯基固本、以“查”祛疴除弊、以“改”提质增效,方能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为全面从严治党注入持久动力,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护航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梁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