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开门教育,在“群众眼皮子底下”抓作风建设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坚持开门教育,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评判,有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坚持开门教育,在“群众眼皮子底下”抓作风建设,才能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让八项规定这张“金色名片”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
坚持开门教育,就是要加强调查研究,解决发展难题。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既是开门教育的内在要求,更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密钥。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会主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既总结先进经验,又研究矛盾问题,努力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武汉体育中心纪委围绕采购、报销等制度执行情况,对各部门和下属子公司开展调研监督,查找管理漏洞和廉洁风险点,进一步推动制度完善与流程优化,形成了“调研-整改-提升”闭环链条,提升了学习教育实效。
坚持开门教育,就是要直击作风痛点,整治顽瘴痼疾。近日,多地纪检监察机构公布了一批典型案例,涉及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这些典型案例的通报,不仅彰显了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问题的坚定决心,也释放了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回潮的强烈信号。直击作风痛点,就是要始终坚持严的基调,把查办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别是对学习教育期间顶风违纪行为,要严肃处理、形成震慑,不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力度,花大气力整治顽瘴痼疾,坚决遏制不正之风,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坚持开门教育,就是要注重群众参与,推动精准治理。群众是推动党的作风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监督者。群众参与作风建设的渠道越多,批评和监督的热情就会越高、信心就会更足。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有更多机会表达心声。一些地方专门聘请群众代表担任“作风建设专员”,由他们来评判机关作风的虚实,服务质量的优劣,办事效率的高低,广大群众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参与党的作风建设,不仅激发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也切实推动了作风建设持续向好,使党的作风建设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坚持开门教育,就是要接受群众监督,规范权力运行。群众监督具有天然的敏锐性和穿透力,事实证明,群众的千万双眼睛是最精准的“作风探测器”,群众的切身感受是最真实的“政治生态晴雨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不是政治作秀,而是对权力本质的深刻认知,规范权力运行也不是制度枷锁,而是对治理规律的清醒把握。当学习教育的大门永远向群众敞开,群众监督的阳光始终照耀权力运行,我们党就一定能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带领亿万儿女在复兴之路上阔步前行。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更需要把作风建设放置在“群众眼皮子底下”,这既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政治自觉,也是推进自我革命的战略抉择,更是百年大党永葆生机的制胜密码。(费本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