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反腐倡廉 > 廉政建设 > 正文

以钉钉子精神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

2025-04-17 15:36:43 | 来源: 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汉南区委)组织部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2025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释放全面从严治党的强烈信号,为国企筑牢基层作风建设基石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必须以“钉钉子精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化作风整治,让清廉之风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以教育固本,拧紧“总开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风是事业的保障。国有企业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党员干部“必修课”,以“三会一课”、专题讲座、案例剖析等为载体,引导干部算清“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组织党员干部对照“四风”问题自我检视,通过“沉浸式”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们在“片中人”的忏悔中警醒,在“身边事”的教训中反思。思想防线筑牢了,行为底线才能守得住;教育之弦绷紧了,纪律规矩才能立得住。

以规范立矩,织密“防护网”。制度建设是作风建设的根本保障。国有企业以“绣花功夫”完善制度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一方面,细化八项规定实施细则,明确公务接待、会议活动、差旅费报销等具体标准,推行“无会周”“合并开会”制度,让党员干部们从“会海”中解脱,腾出更多精力抓落实;另一方面,建立“全周期管理”监督机制,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流程再造。制度只有“长牙带电”,才能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闭环。

以严查促改,绷紧“纪律弦”。监督是作风建设的“利剑”,问责是制度执行的“重锤”。国有企业以“零容忍”态度整治“四风”顽疾,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聚焦“文山会海”问题,让党员干部们的“报表负担”转化为“实干动力”。开展“作风大整顿”,建立“能上能下”考核机制,同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设立“作风监督哨”。监督问效不是“一阵风”,而是“持久战”;纪律约束不是“紧箍咒”,而是“护身符”。

以清廉润心,涵养“新风尚”。作风建设既要靠制度约束,更要靠文化滋养。国有企业以“家风助廉”活动为抓手,推动清廉文化进家庭、进班组、进项目。例如开展“廉洁家书”征集活动,写下“莫让贪欲毁前程”“清廉是福”等肺腑之言;或是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在革命先辈的廉洁故事中汲取力量。同时,打造“清廉国企”品牌,文化浸润不是“表面文章”,而是“灵魂工程”;清廉之风不是“形式主义”,而是“精神追求”。当清正廉洁成为自觉追求,当务实担当成为行动准则,国企就能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作风建设关乎国企兴衰,关乎党的事业成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有企业需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作用,领导干部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将作风表现纳入党员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让实干者得实惠、让躺平者没市场。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新起点。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将八项规定精神落到实处,让清廉之花在基层绽放,让务实之风在企业盛行。(朱袁璇)

【责任编辑:兰明启】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