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反腐倡廉 > 廉政建设 > 正文

以“三思”解作风建设“三道题”

2025-04-22 16:19:30 | 来源: 中共丽水市莲都区委党校

党中央决定,2025年全国两会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继主题教育与党纪学习教育后的又一次政治动员,旨在以学促改、以查促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当以“三思”破题——深思“为何学”校准方向,勤思“学什么”夯实根基,常思“如何行”打通堵点,方能将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行动自觉。

深思“为何学”,校准作风建设“定盘星”。学之愈深,信之愈笃。中央八项规定不仅是作风建设的“戒尺”,更是共产党人“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政治宣言。纠偏正向,需从历史与现实的双向叩问中找准坐标。回望百年党史,“苏区干部好作风”用“自带干粮去办公”诠释了为民初心,延安整风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树立了纪律标杆。党员干部当以史为镜、以案为鉴,认清作风建设“松一尺、退一丈”的严峻形势,从“半条被子”的鱼水深情中汲取力量,从“舌尖腐败”的惨痛教训中保持清醒,真正把“为何学”的答案写在守护初心的行动里。

勤思“学什么”,锻造知行合一“硬本领”。作风建设既要“政治过硬”,也需“本领高强”。破题之要,在于精准把握“学”的维度与精度。既要逐字研读中央八项规定原文,从“精简会议活动”中读懂厉行节约的政治要求,从“改进调查研究”中悟透实事求是的作风传承;也要对标焦裕禄“蹲点调研吃百家饭”、谷文昌“不带私心搞革命”等典范,让抽象规定转化为可知可感的榜样力量;更要直面“云接待”“数字留痕”等新挑战,在学用结合中掌握大数据筛查、群众扫码评价等新方法,让学习成果跟上时代节拍、对接实践需求。唯有以“靶向施教”取代“大水漫灌”,以“实践课堂”替代“纸上谈兵”,方能练就破解作风顽疾的“硬功夫”。

常思“如何行”,答好为民造福“初心卷”。作风建设成效,最终要由群众笑脸来检验。若整改落实停留在“纸面清单”、制度执行沦为“墙上挂画”,再响亮的口号也会成为“空头支票”。根治顽疾,需在“破”与“立”中彰显担当。一方面,要以“钉钉子”精神整治“吃公函”“电子红包”等隐形变异问题,对顶风违纪者露头就打,防止“破窗效应”;另一方面,要用“无会日”“基层观测点”等创新机制巩固成果,将“民呼我为”转化为老旧小区改造、机耕路硬化等民生实事的“幸福回响”。更须牢记“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主动到矛盾集中的田间地头找答案,在群众“牢骚话”里寻良策,让作风建设成果真正化作“推开家门见笑脸”的温暖。(2025年优秀年轻干部暨选调生培训班 姚一欣)

【责任编辑:苏小静】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