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需用好“三个锦囊”
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3月12日召开会议指出,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此举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全体党员干部需用好“学精神、守规矩、践使命”三个锦囊,一以贯之将学习教育融入日常、严在经常,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成果持续转化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劲引擎。
以“书山有路勤为径”的笃学精神,坚守“初心使命”,在“学精神”中“夯实思想之基”。知规方能行远,守纪方能立身。广大党员干部应时刻紧绷纪律之弦,勤扫思想尘埃,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日常修为的一部分。秉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保持“学不可以已”的进取精神,对《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等文件,熟读深思、常学常新,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与实践要求。结合个人自学与集体研讨,选取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把自己摆进去、把问题摆出来、把责任担起来,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深度融合,确保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以“出淤泥而不染”的廉洁自律,构筑“道德防线”,在“守规矩”中“紧绷作风之弦”。作风是党员干部的形象,更是党的生命力所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党员干部划定了行为红线,广大党员干部应以此为镜,自觉将廉洁自律作为从业之基、立身之本,常怀敬畏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通过学习党规党纪,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确保心中有戒、行有所止,不越雷池一步。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净化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做到慎独慎微,防微杜渐,通过强化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真正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为干事生活的准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底线、不逾规矩,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担当精神,铭记“职责使命”,在“践使命”中“力行务实之举”。“政之所兴,在顺民心。”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实现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的良性互动。广大党员干部需深化宗旨意识,厚植人民情怀,时刻铭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主动下沉到乡村振兴、教育医疗等民生一线,察民情、聚民意、解民困。在推进各项工作中,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经得起人民的检验。要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解决群众难题,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民生工程中看到实惠,在每一场社会治理变革中感到温暖。(朱卫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