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晏县:“三大举措”确保流动党员学党史“一个也不少”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青海省海晏县聚焦解决“流出地找不到人学、流入地没有人管学”的教育管理瓶颈,积极创新工作机制,通过建设“组织飞地”、按需“精准滴灌”、立足“反哺乡梓”等措施,把流动党员组织起来、管理起来、凝聚起来,确保流动党员学党史“一个也不少”。
建设“组织飞地”,确保“流动不流失”。根据农牧民党员在城镇相对集中的特点,积极筹措资金8万元,在三角城镇和西海镇设立“进城农牧民党员驿站”,有效解决了农牧民党员和流动党员集中难、学习难问题。同时,按照“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党员作用发挥”的要求,为各乡镇牧业村党支部购置了18顶“流动党员活动帐篷”,让流动党员汇集到党旗下,就近参加组织生活、接受党史教育、享受组织服务,提升流动党员的归属感。西海镇城西社区党支部认真践行“离家千里有组织、出门在外有关爱”的宗旨,实行“一对一”服务制度,确定专人定期与流动党员联系,通报党史学习教育重点学习内容、掌握思想动态和流动去向,建立动态联系工作台账,做好联系记录,让流动党员从“流入”变“融入”,“安家”又“安心”。
按需“精准滴灌”,确保“务工不误学”。用活“云端课堂”,金滩乡岳峰村党支部针对流动党员“不在村社在群里”的特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推行“把支部建到网上、把党员联在线上”的管理模式,通过党支部微信群定期推送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动态、党史专题学习、红色故事等内容,开展“线上党史知识问答”等互动教育活动,做到随时随地上党课,让党史学习教育不“打烊”。开展“送学上门”。三角城镇海湖社区将《中国共产党简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党史学习教育相关书籍打包,为10余名外出工作的流动党员寄送“红色包裹”,送去“学习套餐”,让流动党员不漏学、跟上队,把流动党员的自学抓到实处、抓出成效。建好“园区课堂”。针对海晏县绿色文化产业园“两新”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特点,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党员孵化中心作用,积极创新学习平台,在园区适时播报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广播,以红色声音传播红色文化,让党旗在生产车间高高飘扬。
立足“反哺乡梓”,确保“离乡不离党”。广泛发动流动党员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行认领一个微心愿、办一件微实事等活动,号召进城农牧民党员和流动党员做好身边小事融入他乡、坚持力所能及反哺家乡、传承使命初心回报社会,切实扛起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截止目前,全县进城农牧民党员和流动党员共计为民办实事80余件次,以实际行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建功立业的生动实践。同时,将党史学习教育和推动发展结合起来,注意挖掘流动党员这座“富矿”,遴选摸排一批有情怀、有能力、有文化的外出务工流动党员,落实“一对一”结对培养跟踪计划,大力宣传家乡土地、资金、惠农补奖等利好政策,激发流动党员引进项目、推荐客商、回乡创业的干事热情,吸引技术、资金、人才回流,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截至目前,已返乡创业12人,帮助145人实现家门口就业。(青海省海晏县委组织部 李国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