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赋能不是口号
基层减负虽任务艰巨,但意义深远。作为离居民群众最近的一群人,只有减负赋能、激励担当作为,才能更好地为民谋福利、为民办实事、为民解烦忧。但事实上,减负工作开展以来,依旧有较多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加重基层负担。
工作软件开发多度。据了解,以一个社区工作者为例,微信、QQ、钉钉、浙政钉等工作APP存在几十个工作群,甚至部分工作群性质重复,每天早上到晚上各种信息跳个不停,此外还有各种小程序需要每日登录打卡......泛滥的工作群和工作软件已经挤占了基层工作者较多的工作时间,导致他们把大量的工作时间停留在手机和电脑上,没有很好地发挥出走访深入群众的作用。
数据文件重复报送。在日常工作中,重复报送表格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每隔一段时间,差不多的表格内容一而再、再而三地填报;一项工作多头并行,不同的上级部门在不同时间问你同一份数据表格,重复的工作大大挤占了基层干部做实事的时间。此外,本可以通过系统提取生成的数据,非要基层每日手工统计上报,导致基层干部被表格里的形式主义绊住脚。
“网络水军”数据造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基层工作者被迫要求点赞评论上级要求的文章、小程序,被迫成为“网络水军”。比如,网络投票、短视频点赞、应用软件下载并截图上报、小程序活跃度、开发游戏参与量......这些“水军”任务被“无差别”地纳入考核范围,甚至出现指标排名,造成基层干部疲于应付的情况。
“减负”不是口号,如果用形式主义应对形式主义,那就不是“减负”,反而增加“新负”。倘若任由形式主义发展壮大,不仅会给基层工作者带来繁重的工作压力,更会脱离人民群众,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只有真正推进基层减负赋能落到实处,从实际出发,把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基层工作者才能“轻装上阵”,服务于民“最后一米”,城乡基层治理才能再上新高。(何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