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社会热点 > 基层动态 > 正文

为因伤留守盐阜老区红军战士建立纪念设施——值

2025-04-25 13:15:52 | 来源: 江苏省盐城市老新闻工作者委员会

最近,江苏盐阜大众报《152位红军老战士曾坚守盐阜地区——铭刻革命老区永不退色的红军印记》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反响,有20多家知名网站以《盐城,那一抹红永不退色》、《别忘,盐城这152位红军战士》、《擦亮热血浇铸的红色名片》等标题予以全文转载,在网上形成热点,不少网民留言这是一篇非常有价值的报道,引起当地有关老红军的佳传,其影响还在不断扩散。

七十多年前,由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两支英雄的军队,在日、伪、顽势力犬牙交错的严峻局势下,艰难挺进苏北,开辟了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八路军三师由黄克诚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领,与新四军会合后改为新四军第三师,在盐阜老区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锲刻着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印记。

八路军三师是一支老红军部队,在新民主革命的艰难时期,挺起脊梁,南征北战,始终信仰坚守,忠诚担当,铸造了永不褪色的红军精神。转战到苏北的将士中,有不少是身经百战、出生入死的红军老战士,他们是三师的精锐和骨干,作战机智勇敢、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百折不饶,有不少热血洒在盐阜老区土地上。他们是民族脊梁、人民英雄、人民军队楷模,为民族解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三师转战东北时,有152位身负重伤的红军老战士被留在盐阜老区养伤并定居下来。他们分别来自陕、晋、豫、冀、鄂、赣、皖、鲁等地37个县市的革命老区。在养伤期间,这批红军老战士受到老区人民的精心照顾,结下鱼水深情。他们不居功自傲,工作积极肯干,言传身教,处处起先锋模范作用,受到了社会的尊敬与爱戴。各地在建国初期逢重大纪念活动均邀请他们参加,还列专题载入地方史志。

1937年红军改编时有七万多人,经历艰难卓绝、向死而生的战争,到建国初仅幸存五千余人,绝大部份成为党政军高级干部。在盐阜老区的红军战士是因伤留守,这也是独有的红色资源和珍贵的革命遗产。如今这批红军老战士都已先后逝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挖掘这个独有的红色资源,擦亮这张热血浇铸的名片、熠熠生辉的精神坐标,显得非常有必要,也是盐阜老区人民的必愿。如不能及时进行挖掘,这段宝贵的历史记忆则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湮没。

滨海县为因伤留守的四十位红军老战士在和平公园内专门树立宣传栏,展陈他们的英雄业迹,在社会上得到普遍的好评。不少市民说,原来只听说有几位德高旺重的老红军,看了才知道有四十位,而就在我们身边,这是宝贵的红色资源要充分用好。这批老红军离乡背井跟党走,出生入死打天下,今天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应当把他们集中安葬,为他们树碑立传这样更得民心,这件事也做得很值。

习近平总书记对双拥工作重要批示中强调,进一步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军队、尊崇军人的良好社会氛围。让我们深深体会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深刻回答来自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红军老战士出身贫寒,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历经磨难,在枪林弹雨中幸存,敢于胜利的风骨与品质,永远值得纪念和传承。联系到盐城地方报的一篇报道引起的社会影响,讲好红军英雄故事,赓续红军精神血脉,擦亮因伤留守盐阜老区红军战士这张热血浇铸的红色名片,运用身边的英雄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社会影响大、效果明显。

盐城是一片始终浸润红色基因的土地,红色资源丰富,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深厚基础和光荣传统,连续七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近几年来,各地对县以下英雄、烈士纪念设施进行全面整修,营造尊祟英烈、捍卫英烈的浓厚氛围。中央提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用好红色资源,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挖掘因伤留守红军老战士这个独有的红色资源是适逢其时。

从一个地方报的报道引起的边锁反响,可以看出把当地、身边的红色资源挖掘出来,为因伤留守盐阜老区红军战士建立纪念设施,人民群众认为这件事做得值,为此而点赞。这也是一项推动党史教育走深走实的内容,符合大势,顺应民意。几年来省市主要领导对此多次作出批示,要把红色文化资源挖深挖透,市人大代表提岀议案,有关部门也在积极推进,尽快实施这件利在当前、功在长远的实事,做深做实做好这项工作是切合民意,一举多得。

在现有的革命传统教育设施内,设立因伤留守红军老战士专题、专柜;把分散安葬的相对集中,在烈士陵园或和平公园内划定专门的纪念区域,树立纪念碑;也可列入红色文化旅游规划,作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长久基地。这些事做起来并不是有多难,也不需要化多少钱。只要认识到位,用真心带着感情去做,就一定能早日实现让这批老红军的光辉业绩在曾经奋斗的土地上永续传扬。(盐城市老新闻工作者委员会秘书长 侯瑞岭)

【责任编辑:苏小静】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5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