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相九赵氏宗祠碑记
安徽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火集街南,翠柏青松掩映之间,矗立着一座庄严肃穆的相九赵氏宗祠。此祠始建于明代,历经沧桑,见证了赵氏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革命文物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淮海战役华野12纵指挥部旧址,亦是黄淮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今撰此碑记,以铭记相九赵氏之历史与家风。
淮北相九赵氏一族,源远流长,系远古伯益之后。其第十三世孙造父,因为周穆王驾车平叛有功,得赐赵城,自此以赵为姓,子衍祀绵,生生不息。春秋战国时造父后人赵烈侯建立了“赵国”,其后人公子嘉(即赵代王)迁居天水,逐有堂号名“天水”。
嘉的后代传至涿郡赵匡胤,他是五代至北宋初年的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大宋王朝开国皇帝。匡胤又传后人赵德芳,德芳的后代赵孟頫,元初曾任济南路总管府事,生有三子四女,据1988版《赵氏族谱》记载淮北相九赵氏就是孟頫后人(待考)。
至明洪武三年,相九赵氏之先祖居敬,奉诏率子侄四人,从山东济南府长清县野鹊窝南迁至宿州水镇响泊村。因时为相乡第九管图内,后人统称“相九赵氏”。
随后居敬祖及其子落户买头集,其侄天禄祖移居打鼓山下,唯侄天爵祖定居水镇响泊村,从此繁衍生息,六百余年间,已传至二十六世,人口数万,成为淮北大地一门望族。
赵氏宗祠之建,始于崇祯七年,由宗文、如璧二公始创谱牒,并鸠工庀材,兴建宗祠。此后,祠堂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同治、光绪、宣统、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等年代多次修缮,至今保存完好。宗祠建筑风格美观大气,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雕刻技艺精湛,做工细致,尽显明代建筑之风格。
“相九赵氏”一族,自古以忠孝为本,耕读为业,尊崇儒学,重教兴文。家风淳厚,族风淳朴,人才辈出。
明清时期,赵钦祖辅在云南、广西平叛有功,曾补诰封为云南王、武靖侯。登瀛祖诰封为武翼都尉,光大祖任五城兵马司指挥,如壁祖任江西建昌知县,宋屿祖为安徽省直隶州州判。土地革命时期,有革命先烈赵皖江(先字辈)为国捐躯;抗战时有开国将军赵汇川(克字辈);抗日英雄赵敬仁(先字辈)英勇无畏;新中国成立后有中将赵先顺等人屡立新功,谱写了赵氏一族的辉煌篇章。
赵氏宗祠不仅是族人祭祀祖宗之地,更是家族文化传承之重要载体。宗祠内藏有赵氏牌位及族谱,每二十年续谱一次,昭穆分明,脉派不乱。家训家规是家族核心价值之体现,相九赵氏一族恪守祖训,勤勉传家,忠孝仁爱,睦邻敬亲,家风纯正,影响深远。
今有十八世孙赵德荣智慧卓越、能力非凡;禅精竭虑、鞠躬尽瘁,带领相九赵氏族人为“赵氏宗祠”增砖添瓦,兴建牌坊、房屋数间,大院内栽名树、种名花、安装门楼、精塑雕像“始祖造父为西周周穆王驾御雕塑群”、“居敬祖合妣刘氏携率四子侄奉诏南迁雕塑群”、“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第十二纵队雕塑群”。同时,建设“红色展览馆”、“历史文物馆”、“家风纪念馆”等,成为当地集观光、旅游、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一体的重要场所。每年清明时节,来自世界各地的相九赵氏数千族人汇聚于此,共祭先祖,缅怀先贤,传承家风。
淮北相九赵氏一族之历史与家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愿“相九赵氏”族人继续秉承家风,弘扬传统美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此碑记之立,愿赵氏宗祠永存于世,赵氏家风代代相传。
相九赵氏十七世孙赵汗青(先)博士
相九赵氏十七世孙媳赵刘欣华(先)博士
公元二零二四年中秋节
作者简介:
赵汗青,文史作家、文化学者、高级记者、博士。2021年歌词“我有一个梦”获安徽省一等奖。宿州市白居易研究会会长,中国网•韵动安徽地方部新媒体主管、中国新闻杂志副总编。
已出版创作20万字军事历史小说《垓下之战》等九部长篇作品。
刘欣华;文化学者、英文翻译、博士。宿州市隋唐大运河研究会会长,埇桥区政协委员、区知联会副会长、区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安徽省企业文化网副总编。中国网•韵动安徽地方部主任。
有千余篇散文、随笔、游记、译文散见于海内外各媒体上。代表作有:缅因州赏红叶、秋风中的圆明园、爱上临海、西塘•等那一笼烟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