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文化遗产”动人乐章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四川考察,在眉山市三苏祠深有感触:“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习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传承中华文化,唱响“文化遗产”这一动人乐章,是我们每个人的分内之事。
保护“有形”文化,唱响“物质文化遗产”的“奏鸣曲”。物质文化遗产,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文化。从“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的安徽黄山,到“峰倒碧波盈,漓江暮霭青”的桂林山水,再到“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巍巍河山,华夏风采,值得我们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华夏儿女去守护。各文化遗产所在地应加快对遗产的专项立法,让遗产保护有法可依。要加强景区工作人员的业前培训,落实好责任制度,杜绝墙壁乱涂乱画、垃圾随地乱扔等不文明行为;要保护好“原生态”这一旅游资本,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来进行商业开发;要创新技术手段,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效。全社会共同努力,定能谱写出“物质文化遗产”的“奏鸣曲”。
保护“无形”文化,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协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一项“技艺”,也可以是一个“经验”,甚至是一种“精神”。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二十四节气”等等,这些非物质文化贯穿古今,是先辈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然而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弃了没有经济利益的文化传承,传统技艺“无人可传”,“手艺人”越来越少,许多文化遗产缺少创新,跟不上时代的飞速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各地在宣传时要避免过度包装,提升文化品质,减少功利性目的,不能让文化本身失真;要加大发掘力度,提高对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让更多民族的艺术瑰宝映入大众眼帘;要打造更多非遗市场,吸引更多年轻人传承技艺,为遗产保护注入“青春气息”,让“绝活”在我们这代人身上熠熠生辉,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奏曲。
将文化遗产融合现代科技,唱响“活化文化”的交响曲。6月11日是我国第十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细数历年主题,比如2014年“让文化遗产活起来”、2016年“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都能看出“让文化遗产与时俱进”这一任务从未停止。河南卫视春晚舞蹈《唐宫夜宴》中,舞蹈演员们用秀逸韵致的舞姿让观众感受着唐朝盛世;而后又有舞蹈《水下洛神》,充分展现了唐朝飞天壁画的神韵气度。人们对于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在与日俱增,对于文化遗产的了解也在不断深入。现如今是互联网时代,像今年组织开展的“云游非遗·影像展”,将2300余部非遗传承纪录影像进行公益性展播,就充分利用了这一平台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非遗的魅力。“云游长城”、“云游故宫”、“云游博物馆”等各种线上活动,以及4D电影和全息影像技术的运用,将人们置于名胜景象当中,置于文化氛围之内,访古探今,触摸着历史的变迁,感受着这份厚重。
习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只有让古书籍中的文字“动起来”,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让文化遗产“走进”百姓家中,方能将文化遗产“交响曲”唱响中华大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韩逸清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杨庙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