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文化自信 传承红色基因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坚强 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根植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和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卓然屹立的坚实根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有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传统文化是“根”和“魂”,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性格禀赋、民族特性,架构起中华儿女的心灵空间。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鲜明提出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要求,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梳理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源流、思想精华和鲜明特质,集中阐明了我们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立场态度。
坚持培根铸魂,推动转化创新。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还要把握好传承的“守”和“变”的关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往前推进。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 “两创”方针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开关,也是新形势下处理“守”和“变”关系的科学指南,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我们要坚持实践标准,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在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辩证取舍,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充分显现价值、激发生命力。我们要抓住重点环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融入道德建设、融入文化创造、融入生产生活,从而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只有从基础工作做起、从每件事情抓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强化文明互鉴,提升国际影响力。中华文化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也是在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文化不断交流互鉴中发展的。我们既要不忘本来,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又要吸收外来,广泛借鉴各国文化优秀成果;还要面向未来,努力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科技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升的过程。我们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延续中华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并朝气蓬勃迈向未来。(杭州西湖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任方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