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皆得,解文化入侵之烦
何其有幸生在今日的华夏,不经乱战,不缺衣食,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但一派盛世景象背后,多种形式的文化入侵正发生在社会多个领域的方方面面,迪奥“马面裙”事件、影视剧“以倭代华”时间等文化风波不断发生。面对文化入侵,值此建军节之际,党员干部不妨从《孙子兵法》的辩证兵学上汲取力量,以正合,以奇胜,奇正相生,以解文化入侵之烦。
以正合,固本清源,坚定文化自信。行军打仗首先需要行伍严整,本阵扎实,文化领域亦是如此,面对种种外来腐朽文化的入侵渗透,我们首先就是要正本清源,坚定文化自信,不能自乱阵脚。五千余年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习总书记曾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观,增强自身文化底蕴,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唱响中国价值,唤醒文化自信这股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以奇胜,达权通变,把握潮流导向。正所谓“有正无奇,遇险则覆”,当前时代发展,潮流风向变化简直可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文化入侵往往就发生在其中,国外的腐朽价值观披着新潮的外衣不断腐蚀群众尤其是青年人群的意识。面对这种形势,广大党员更应该达权通变,把握潮流导向,适时调整防范宣传策略,敢于勇立潮头,积极接触全新媒体,把握新时代各项文化传播途径,以符合时代的方式警醒普罗大众,宣传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中国文化,争当文化入侵“吹哨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宣传兵”。
正合奇胜,奇正皆得,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所谓“奇正相生,不可胜穷”,在全球化发展迅猛的今天,我们要目光远大,善于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广大党员干部就需要同时具备坚定的文化自信之“正”和机变的防范策略之“奇”,做到既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又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封闭僵化,更拒绝照单全收,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立于不败,待敌可胜”。(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富盛镇党建办 郭俊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