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领人才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要切记盲目考察学习,照搬照抄,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的特色文化,走出自己的道路,才能绽放光彩。
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涌现出一大批特色、亮点的“网红”村,也引起了一波乡村振兴的考察学习热潮。盲目的参照、甚至“复制”到自己的村,让自己的乡村变成一个别人的复制品。虽然说这让乡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让乡村都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将原本属于自己乡村的文化特色丢弃,去复制别人的文化,造成自己的文化丢失。没有了文化底蕴的支持,振兴之路也会走的比较艰辛。在乡村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模仿其他成功的典型案例,结合自身实际,不要盲目照搬,将自身文化特色融合进乡村建设中,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
乡村振兴需要立足于当地特色的资源、尊重当地的民俗文化、发扬本土的专属特色产业。鼓励、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挖掘和整合资源,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亮点,切实满足文化需求。环境整洁,景色优美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坚持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生活污水处理,赤膊房整治,线路整治等。做好道路硬化、亮化工程,村庄绿化、庭院美化,整体提升村容村貌。
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基础,推进数字化基础建设,提高基础设施水平,优化网格基础设施,补齐信息基础短板。利用数字技术为农村提供多领域的信息服务,完善联网代办,实现让数字多跑路,让农民少跑路。同时需要建设一批通用的应用软件,打造乡村信息平台,完善乡村应用平台功能,为实现多样化应用场景奠定基础。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源动力,不断加强自己的人才培养。农民是乡村振兴的最主要的群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乡村振兴的成败。要根据自身的产业特色,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职业果农、职业工匠等。走出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让新生代的乡村工匠担重任、挑大梁,助力乡村振兴。(浙江省兰溪市马涧镇 李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