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求“变”、铸“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抛弃或者背叛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可能强大,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对今后一段时期的文化工作作出了纲领性指导。强化文化力量,厚植文化自信,让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质走向世界,事关文化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以寻“根”保持清醒,以求“变”铸造底气,以铸“魂”历练坚定。
以寻“根”保持“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清醒。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发表的文章中强调:“要加强学科攻关,推动探源工程”,这是追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浙江省委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指出: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守好“红色根脉”,这是追寻革命文化的“根”;中国共产党人要经常反复地想一想、答一答“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这是追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寻文化之“根”不仅可以让青年一代回顾历史、铭记初心,更重要的是让包含着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的民族精神得以延续。这是涵养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也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制胜法宝。
以求“变”铸造“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底气。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二十余个朝代的兴衰更迭,正是由于求“变”,文化得以螺旋上升,并造就了从不间断的华夏文明;百年前,由于文化的交流互鉴,并创造性地进行成果转化,李大钊同志得以找到挽救中国近代社会的“药方”,中国共产党得以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一条制胜之路,并孕育出先进的革命文化;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让新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在这个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日益加深的时代,不断吸收借鉴优秀的文化成果,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主动求文化之“变”,才是时代洪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铸“魂”历练“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定。千年精神的永垂不朽,屈原、苏武、岳飞、文天祥……他们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屈精神,爱护自己的国家,守护心中的信仰;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陈独秀、董必武、蔡和森、翟秋白……他们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领导工人、农民运动,打出了一个红彤彤的江山,这就是中华文化内在的“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复南京大学归国学者的回信上强调: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如今,中国担当、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已经越来越被年青一代所认可,但“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还时有发生,青年一代身体里流着炎黄子孙的血液,要时刻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在激流中勇进,在勇进中铸“魂”,以昂扬的文化自信,功成不必在我的态度,助力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天的我们生逢伟大时代,肩负伟大使命,必须在寻“根”中求“变”,在求“变”中铸“魂”,必须以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示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中华儿女应该有的担当!(东阳市选调生 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