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中国古语”在新时代“赶考作答”
近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文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了这几个“中国古语”》,对10个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中国古语”进行了生动阐述,深蕴治国理政智慧,引发全网转载。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可谓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后人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一些“中国古语”,更是党员干部成长、进步的指路明灯。如今,随着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主动作为,从“中国古语”中汲取前行动力、领会创新思维、坚定为民情怀,砥砺奋进新时代、继往开来续华章。
从“中国古语”中汲取前行动力,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习近平用典》一书中,就收集整理了大量“中国古语”,意境隽永、常学常新。学习的量变会引发思想的质变,正是在党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统一于改革实践之中,为新时代“赶考作答”提供了精神动力。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担当,从“中国古语”中汲取前行动力,提高自身修养品格,在学习中坚定政治方向、落实政治任务、强化政治担当,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从“中国古语”中领会创新思维,做新时代的“领跑者”。“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未来,正是要在不断“革故鼎新”而非“墨守成规”中不断开辟的。学好“中国古语”及其背后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其背后的精神力量,在不断实践中不断创造创新,是党和国家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基石。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适应时代需求,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矢志不渝、笃行不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努力奔跑。
从“中国古语”中坚定为民情怀,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翻开“中国古语”这部大书,多的是“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的高尚情怀,也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智慧传承。既有“一枝一叶总关情”,也有“民为邦本君为轻”。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中坚定为民情怀,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自觉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努力将工作做在田间地头、桌角灶头、百姓心头,做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暖心人。(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池淮镇 诸葛琦 余凯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