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飨文明之光 厚植文化自信
岁聿云暮,一元复始。2023年春晚在辞旧迎新之际,以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方式为观众呈现出了一场盛况空前的“文化盛宴”,舞台细节满满、节目高光频频。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我们要从春晚舞台感悟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共飨文明之光,厚植文化自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感悟“长城绝顶望乡国”的“儿女思情”,展现文化力量。“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到“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到“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故乡始终是中华儿女情深意重的牵挂和梦寐以求的向往。春晚舞台上,一曲《百鸟归巢》旋律绵绵深沉、词曲清丽柔曼,“此刻千里江山繁花似锦,此刻万家灯火闪耀如星,看百鸟归巢,银河舞金翼,与家国天下,同心共鸣”的歌词背后,更是蕴含着两岸同胞同根同源、渴望统一的真情呼唤。习近平总书记说:“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我们要发挥文化“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激发万千中华儿女情感深处的乡思,汇聚两岸民心,强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精神支撑。
感悟“纵横九万里风云”的“大国风范”,厚实文化底蕴。泱泱华夏,巍巍文明。春晚舞台上,武术表演《演武》再现了明清的《武僧演武图》,一招一式间皆展现中华武术的荡气回肠;舞蹈表演《锦绣》 演绎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壮美图景,寸锦寸金间皆彰显泱泱汉朝的大国气魄。九万里风鹏正举,五千年云鹤长鸣,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造就了我们恢弘磅礴的大国风范。如今世界局势波谲云诡,国际环境变幻莫测,身处时代浪潮,我们始终保持兼济天下的格局、义不容辞的担当、海纳百川的姿态。无论是助力非洲建设铁路、向国际提供疫情援助,还是构建紧密的“上合组织”、引领多边机制加强合作,都诠释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俯仰天下,有容乃大”的道理。立足新起点,我们要以大国文化展现大国风范,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涵养国家发展的力量,擘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锦绣图景”。
感悟“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民族大义”,延续文化根脉。春晚表演异彩纷呈,舞台天花板的花纹同样引人注目,那是来源于距今5200年前的仰韶文化庙底沟彩陶标志性的“花瓣纹”,“花”与“华”同音,华夏民族的名字可能就是源自于其中的花卉图案彩陶。“我们以花为名字,那些以为是写进偶然的谐音,或许就是写进我们基因的文明密码”,这份延续千年、历久弥新的文明密码,是岳飞“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慷慨质问,是李大钊“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的振臂高呼,是疫情之下无数医务工作者“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坚定信念......他们都是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救国图存而竭力守护的民族之大义。“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吾辈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信仰力量,赓续红色文化血脉,以吾辈之力量,捍卫盛世之中华,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浙江省慈溪市横河镇人民政府 胡梦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