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文化 > 正文

“把脉”经营方向 激活博物馆发展“一池春水”

2023-06-22 10:19:26 | 来源: 宁波市慈溪市匡堰镇人民政府

博物馆是流动的历史,建设好新时代博物馆是留住文化根脉、提升精神文明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发展期,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然而文化建设却沦为转型期的“重灾区”。在市场化浪潮下,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博物馆陷入逐利发展怪圈,故宫十重门等文化乱象频发。因此,新时代博物馆建设亟需正确“把脉”,找准经营方向,以规范的经营行为和公益属性激活博物馆发展的“一池春水”,实现公益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

“把脉”经营行为,解博物馆逐利困局。适当市场化是博物馆生存和发展的选择,而规范经营行为方能助其避免在市场化浪潮中迷失方向。其一,规范管理运行机制。专门制定发展规划、督查计划执行情况、管理者问责机制等。其二,适度进行商业开发。过度开发严重性、葆有底线意识、商业为文化服务等。其三,接受社会民众监督。信息公开、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回应社会关切,把账本摊在“阳光下”。

“把脉”公益属性,焕博物馆文化生机。作为为社会服务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免费开放是发挥其社会价值的必然途径。一是以非盈利经营回归公益初心。坚持免费开放,加大公共财政支持,保障文化权益。二是以多元化展览满足精神需求。多种类、多层次、多样态的展览形式满足社会大众精神文化需求。三是以普惠化活动唤醒群众热情。开展多种文化活动形式,让馆藏文物“飞入寻常百姓家”。

“把脉”社会效益,筑博物馆服务之基。每个博物馆都是一本厚重的历史教科书,承载了中华文化的璀璨历史,实现其社会价值,不仅仅通过展览,也可以通过提供文化服务与生活服务,在进一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以此更好地实现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职能。一方面,将打造文化IP与价值输出相结合。另一方面,将传承传统文化与服务群众需求相结合。

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博物馆,这些灿若星辰的文物资源,不仅是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赋能美好生活的“超级IP”,要为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机构“把脉”“定位”,促进公益文化事业行稳致远、普惠性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推动中国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的征程迈进!(胡馨文)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