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文化 > 正文

重走周人迁徙路 追根溯源祭先祖

——“陕甘豫周文化研究交流”联谊会重走周人迁徙路活动综述

2023-09-03 12:24:38 | 来源: 陕甘豫周文化研究交流联谊会

“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参天之树,必有其根;人之有祖,亦犹是焉”。 近年来,历史属地之争沸沸扬扬,仅一段周人早期历史就引起了多地争议,寻根问祖、正本清源、再现真实历史、造福后代,已成周文化研究者的重大责任。

8月25日,由“陕甘豫周文化研究交流”联谊会、岐山县文化和旅游局、扶风县文化和旅游局、武功县文化和旅游局、庆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彬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河南省周文化研究会、洛阳市周文化研究会、长安区周文化研究会、扶风县博物馆、岐山县周公庙管委会、岐山周文化研究会、法门寺艺术馆、庆城县乡贤文化研究会、庆城范仲淹思想研究会、彬州市古邠文化研究会、庆城县博物馆、彬州市博物馆、周原博物院、扶风县博物馆等20余家单位联合举办的为期4天的“重走周人迁徙路活动”拉开了序幕,这次横跨三省的大型文化探源活动在国内尚属首次。 开展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不同地区周文化研究合作交流,按照“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新时代要求,通过探寻周人踪迹,依据考古成果、史料记载“正本清源”,重塑周部族历史节点文化体系;把周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中华民族“根脉”旅游线路,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历史自信,让更多的中华儿女亲身感受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辉煌历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陕甘豫周文化研究交流”联谊会是岐山县文化和旅游局、扶风县文化和旅游局于2021年2月22日在周文化发祥地岐山县(筹办)成立的三省周文化研究交流联谊组织,成立该组织的目的: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通过考查周族发展历史节点,融汇贯通各地周文化研究成果,再现周朝真实历史,摒弃无谓的属地之争、名人之争,“放下小我、成就大我、直至无我”,凝心聚力,把周文化研究推进到新的高度。

在这次活动中,通过对武功杨凌地区“姜嫄遗址”“古邰国遗址”“姜嫄墓遗址”等实地考查,再次确定了“古邰国”属地的准确性。四千年前,周人始祖“后稷”在此诞生,他创造农耕、以农立族,“教民稼穑”,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茹毛饮血、游徙发展的生存方式,其功比天,其德如海。后稷的“求实精神”“开拓精神”“奉献精神”开启了中华农耕文明新纪元,蕴藏着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中华民族“根脉”旅游线路,“杨凌古邰”当属元点。 8月26日,陕甘豫三地专家学者团队对“庆城县博物馆”“不窋墓遗址”进行了实地考查。研讨会上,庆城县原政协主席刘文戈介绍了周人“不窋”在古豳的发展历史。“陕甘豫周文化研究交流”联谊会顾问、扶风县文旅局张炳利局长作了重要发言,他说: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思想命脉,做大做强周文化、学习研究周文化,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各地周文化研究组织相互学习交流,克服狭隘观念,着眼大局,深入研究周文化核心思想。

古豳庆城是周族迁徙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之一。“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与戎狄为伍,他“教民稼穑”传播农耕,融合戎狄部落,历尽了生活磨难。在这块土地上,不窋、鞠陶齐心协力,团结拼搏,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优秀的周族首领—公刘,就是在严酷的现实生活中打磨出的周族新秀。凝练“不窋精神”,建立中华民族“根脉”旅游线路,“庆城”当属第二站。

8月27日,联谊会在彬州市文旅局领导陪同下,对彬州市博物馆、“公刘墓遗址”进行了实地考查。通过讲解人员介绍,见证了周人在南邠的发展历史。当年,公刘率族从北豳迁往南邠,在此“陶复陶穴、枝草搭蓬”,研究土壤性能,大力发展农牧业,使当地民众外出者有资,定居者有蓄,贮积的粮食堆满仓囤。公刘率族人“弓矢斯张,干戈戚扬”,周族再次雄起,成为商朝西部具有强大影响力的部落,“周道之兴自此始”。在这块土地上,公刘创造的“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务本求实”精神是建立中华民族“根脉”旅游线路的精神食粮,当属第三节点。 8月28日,陕甘豫专家团队对岐山“周公庙”、周原“太王陵”、周三王庙、周原博物院进行了实地考查。在周公庙考查过程中,“陕甘豫周文化研究交流”联谊会顾问、岐山县文旅局局长杨惠敏亲自陪同讲解,他以渊博的知识和对周文化的深度研究,侃侃而谈,深入浅出地讲解,让与会人员深受启发,肃然起敬,他认为,研究周文化,首先要克服狭隘的地域思想,相互学习交流,把周文化思想研究与现代社会发展思想研究相结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提升周文化的研究高度。

“公刘庙”考查结束后,大家赶到周原“太王陵”,考查了周人首领古公亶父“行怀柔政策、举避让之法”的迁徙过程。见证了3000年前,周族“三王”在周原地区联姻结盟,营建城郭、实行“井田制”,兼容并蓄、韬光养晦,设有司、减租税、拢民心、创“礼法制度”,周原大地百业兴旺,各种典章制度深得民心。周人在此开拓疆土,快速昌盛,形成“天下三分、周有其二”政治格局。具备了与殷商王朝一决雌雄的实力。在中国历史上,周原是黄土文明之根、“政治文明”之源、“德政思想”之邦,智慧思想之宝库。周人在此创造的“城市文明”“青铜器文明”“甲骨文文明”“礼乐文明”等,成为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经典范例。

下午,“陕甘豫周文化研究交流”联谊会一行,来到周原博物院,听取了院工作人员对周原历史的全面介绍。并在院会议室举行了周族历史研讨会。研讨会上,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认为“五帝”时代诞生的后稷“弃”,为中华“农耕文明之祖”。从沿途考查的遗址遗迹、文物铭文、历史资料、地理地名综合分析,位于武功古城和杨凌区“古邰国遗址”“姜嫄遗址”“姜嫄墓遗址”联系紧密,历史链条完整,文献记载清晰,地理位置处在早期炎黄生活区域,与历史地域完全吻合。周人迁徙路线清晰明了,“古邰国—庆城—彬州市—周原”与历史记载吻合。

陕甘豫研究交流联谊会会长聂宗科在会议总结中指出:举办这次“重走周人迁徙路活动”意义非常重大,通过这次活动,连接了历史断点,澄清了后稷历史根脉,统一了思想认知,减少了争议,提升了周文化研究的高度,为更深层次研究周人历史奠定了基础。本次活动结束后,联谊会拟将《周原文明史论》成书,设立“中华历史大讲堂”,持续弘扬和宣传优秀历史文化。同时,西周时期历史资料与东周时期历史资料已经安排准备,第二次西周与东周“重走周人迁徙路活动”将在资料齐备后择时进行。(“陕甘豫周文化研究交流”联谊会会长 聂宗科)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