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行动”繁荣基层文化,铸就民众精神家园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实足而知礼节”在时代飞速发展的当下,人们的需求不再满足于“富口袋”,而是更多的追求“富脑袋”,人们更期待有丰富的精神文化滋养。然而当下,在基层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地区依然存在文化设施不全、文化活动单调乏味,难以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以夯实基层公共文化基础为重点﹐助推乡村文化振兴,需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通过筑牢文化阵地、培育文艺人才、创立文化品牌,扎实推进基层文化建设,为基层发展铸魂。
一、筑牢基层文化“根据地”
打造文化阵地,让百姓“身有所栖”。一直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文化对乡村发展的引领作用。文化下乡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群众所需,但唯有让文化驻乡,才是长久之计。“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也就是说我们要为群众送文化知识这一“活水”,并在此基础上要为百姓建立储存文化的“方塘”。在实践中,基层围绕“五有”基本标准,即有场所、有队伍、有内容、有活动、有保障,通过建设农家书屋、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群众提供攫取知识、滋养精神的场所。建设高质量文化阵地,还需充分整合农家书屋、城市书房资源,数智赋能,增设“智慧+”等数字图书馆设施,方便村居民查阅书籍信息。数字文化阵地的打造,让基层文化传播更加便利,让基层文化发展有了根据地。
二、培育基层文化“造血细胞”
文化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为推进基层文化人才建设,繁荣基层文化活动,要高度重视文化队伍建设,深入基层开展乡村文化人才专业培训,切实提高基层文化队伍和乡村文艺人才业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各村社也可以采取“请进来、送上去”措施,将社区专业文艺骨干请到村里进行专业培训,同时组织优秀村文艺骨干送到社区文化家园去学习。完善建立村社文艺人才库,把各村社能唱、能编、能跳、能说的宣传文艺人才逐人登记造册。建立健全村级文艺演出队伍,是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创立基层文化“特色品牌”
文化品牌能够提供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引领基层文化发展的方向。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需着力优化文化供给体系,健全文化互动机制,建立重大活动沟通联系机制,相关部门要做好资金保障。各村社要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乡情文化,在重大节日等时间节点开展“送文化、种文化”,实现文化共建共享共发展。在完善文化配套设施的基础上,强化文化资源利用,挖掘村社区两方历史文化沉淀,汲取乡土精华,传承发展乡情文化。村社联动拓展文化结对新思路,激发村社文化活动的主创性,形成地方特色文化,持续打造“一村一品”文化活动品牌。(卢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