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复兴之梦,梦在不息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10月7日至8日在京召开。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当好文化的“创新者”,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文化自信自强,推动中华民族在文化领域迎来了由大到强的历史性飞跃。从汉服潮的兴起到各大博物馆文创成为追捧的爆款,从美术馆代替咖啡馆频频打卡到河南省端午奇妙游《洛神水赋》火到出圈。传统文化正焕发着新的生命力,续写我们文化自信的底蕴。传承传统文化,在时代的潮流中不断为它注入生命:《唐宫夜宴》将传统文化的核包裹入灵动舞蹈的壳,借力5G、AR技术,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打造出全新的视听盛宴;李子柒慢生活古风视频讲述中国农业文化,将民族文化推向全世界。这些无法一一细数的文化传播事件,正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更是将文化自信重新焕发活力。
当好文化的“践行者”,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以其真理的光芒照耀着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实现自身解放的道路,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再到如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中国人民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当好文化的“推行者”,守好中华文脉,在兼收并蓄中焕发活力。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明体达用”,“体”指本体,“用”指实践,意即理论联系实际。文化的力量体现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文化的生命力贯穿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全过程中。回顾中华文明的辉煌五千年,无论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术繁荣时代,亦或是在魏晋南北朝的五胡乱华时期,还是在辛亥革命后西方文化充分融合中,中华文化都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将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在历史长河中继续传承发展并不断丰富;然而同为世界四大文明被湮灭殆尽这足以印证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正是有了这种欣欣向荣、向阳而生的动力才有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更有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千古。立足当下,广大党员干部要追随前辈脚步,深入挖掘各地特色文化,取传统文化之精华,造特色文化品牌,树立传承传统文化“主人翁”意识,夯实文化根基。
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彰显中国形象是每一位华夏儿女的责任和义务。而这更要求我们传承好中国文化,让优秀文化在创新创造中不断发展,让传统内涵在生生不息中更加丰富,让民族精神在关键时刻凝聚力量。惟其如此,才能在新时代续写文化辉煌,让文化成为复兴路上的精神力量。(李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