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 文化 > 正文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023-10-26 11:38:11 | 来源: 浙江省瑞安市莘塍街道办事处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朱熹园的时候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表明了传统文化与当代实践之间无法分割的内在联系。我们应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各种思想精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守清正廉洁的纪律底线。“廉洁”一词,最早出自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诗词《楚辞·招魂》中的“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治政廉为首,廉乃政之本。廉政指的是官员对待各种外在财物诱惑时所持有的一种正确态度,这种态度就是临财莫如廉,临财勿苟得。孟子说:“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我们要自觉把廉洁自律作为基本准则和行为底线,修身立德,做到知责思为、知德守正,成为务实清廉的好干部。通过传统文化论述,警示我们要不断增强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诱惑面前的自控能力、错误面前的醒悟能力,不断提高慎权、慎独、慎微、慎友的自觉性。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为民服务的朴素情怀。“民为邦本”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原写作“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夏朝开国帝王大禹对后世子孙的教诲,意思是说,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只有百姓安居乐业,根本稳固了,国家才能够安宁。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全体党员干部,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老百姓奔好日子。正所谓“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民服务需要实打实,要深入基层,真正查清民意,弄明白老百姓冷暖需求,做到“有的放矢”。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定无畏前行的信仰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家国,是我们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同样,爱国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我们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锤炼坚强党性,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文化滋养着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也是新时期青年干部的责任所在。(黄思异)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人员查询广告服务诚征英才免责条款隐私保护廉政建设投诉中心联系我们手机版
中廉导刊-周刊网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7-2023 by www.dzzk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57190328 值班电话:13031055678 投稿邮箱:cndzzkw@sina.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ICP备1904114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59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